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1029  211037  211043  211047  211053  211055  211059  211065  211067  211073  211079  211083  211085  211089  211095  211097  211103  211107  211109  211113  211115  211119  211121  211123  211124  211125  211127  211128  211129  211131  211133  211137  211139  211143  211145  211149  211155  211157  211163  211167  211169  211173  211179  211185  211187  211193  211197  211199  211205  211209  211215  211223  447348 

15.(2010·西安质检)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____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答案 (1)pH 因变量 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缺少加蒸馏水的对照

(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而冷藏时蛋白质没有变性 (4)低(或弱)

试题详情

14.(2010·杭州五校联考)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解析 增加酶量,可以增加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①图像中虚线正确。酶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催化效率高,②图像正确。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下降,可以用③表示,C错误。

答案 C

试题详情

13.(2010·淄博检测)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解析 A项,该图表示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剩余量越少,代表反应越快,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5℃;B项,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D项,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也是先升高后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是8,保持不变。

答案 C

试题详情

12.(2010·南通联考)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解析 B选项,在底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超过一定范围,底物浓度增加,速率不变。C选项,在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最适值后,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 A

试题详情

11.(2010·临沂质检)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对纤维素具有消化作用。从菠菜叶柄切一小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加盖玻片;同样制作另一切片标本,但滴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15 min后观察,发现两标本内的细胞形态完全一样。下列对结果与预期不同的原因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

A.实验时温度太低,作用时间也不够长

B.滴管或实验器皿未洗净,残留酸或碱

C.消化液离开蜗牛嗉囊后,不发挥作用

D.吸取消化液的量过少

解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作用部位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和体外。因此,消化液离开蜗牛嗉囊后,仍可发挥作用。

答案 C

试题详情

10.(2009·山东实验中学诊断)酶制剂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医药等方面,在生产中使用酶制剂时,需要进行酶活性的测定,而适宜的温度是酶活性的保证。下图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四种温度下反应物消耗量随时间的变化。则该酶作用的适宜温度应处于哪一种温度附近                                ( )

 

A.T1  B.T2  C.T3  D.T4

解析 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在同一反应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越大,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快,酶活性越高,所处的温度越接近最适温度。

答案 A

试题详情

9.(2010·广州月考)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

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C.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D.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解析:比较三个实验:①反应物+酶→反应;②蒸馏水+酶液→反应;②蒸馏水+酶液→反应;③反应物+蒸馏水→无反应。从①、③可知反应的发生需酶的催化,酶来自酶液;从①、②可知,酶液中不仅有酶,而且存在反应物。

答案 C

试题详情

8.(2010·常州模拟)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 )

 

A.Ⅰ和Ⅲ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Ⅱ和Ⅳ

解析 人体消化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对应曲线Ⅱ。

答案 D

试题详情

7.(2009·东莞联考)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

 

 

解析 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酶可以降低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答案 C

试题详情

6.(2010·芜湖一检)通常情况下,正常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 )

A.复制DNA所需的酶

B.转录合成RNA所需的酶

C.翻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酶

D.逆转录合成DNA所需的酶

解析 逆转录酶是某些病毒所特有的,正常动物细胞中没有。

答案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