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人体剧烈运动后,隔一段时间测其血浆的pH会 ( )
A.远小于7.35-7.45 B.大于7.35-7.45
C.稳定在3-4 D.稳定在7.35-7.45
3.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不直接相关的是 ( )
A.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通过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使呼吸加快
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1.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5.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结论 |
|
1 |
a |
b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不移动 |
d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 |
f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解析:(1)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2)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时,可以根据液滴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来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可以将10% 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设计同装置Ⅱ。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Ⅱ内气压下降,液滴左移;若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呼吸,不会引起装置Ⅱ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动。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每消耗1 mol氧气产生1 mol CO2,消耗1/6 mol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每产生1 mol CO2需消耗1/2 mol葡萄糖。根据题目信息,消耗3 mol O2,释放CO2 9 mol,可知有氧呼吸产生CO2为3 mol,无氧呼吸产生CO2为6 mol。则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1/2 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3 mol。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6倍。
答案:(1)①C→A→B(或C→B→A→B) D→B ②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可有错别字) (2)①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10% 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a向左移 d向右移 e向左移 f向右移 ③6
14.(2010·南通质检)下图Ⅰ表示人体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①-③表示相关过程,甲、乙表示相应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Ⅰ中物质乙表示 ,过程②的正常进行,还需要 作为反应物。
(2)图Ⅰ中热能产生的意义在于 。
(3)运动员短跑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现象,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中产生了乳酸,图Ⅱ中代表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现代健身提倡进行有氧运动,请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说明此运动类型的优点: 。
解析:从图Ⅰ可知,物质乙为有氧呼吸,第2阶段产物,故为CO2,此阶段需消耗水,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可用于体温的维持。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不仅可引起肌肉酸痛,而且放能少,若慢跑等有氧运动则可避免此现象发生。
答案:(1)二氧化碳 水 (2)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 (3)C 如慢跑等,优点是不至于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痛乏力
1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
(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 (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倍。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 。
解析:解题时应注意: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A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R点释放的CO2量最少,此时有利于蔬菜运输。
答案:(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2)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
(3)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以及P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如图所示
(4)一样多 1/3
(5)降低氧浓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R 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蔬菜中的有机物消耗较少
12.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一定是 ( )
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
解析:水稻根尖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因此若出现无氧呼吸,会导致消耗的O2比CO2的释放量少。
答案:D
11.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
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解析:由图数据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可计算出:
1C6H12O6+6H2O+6O2―→6CO2+12H2O
1 6 6
x y 15-6
得x= y=9
1C6H12O6―→2CO2+2C2H5OH
1 2 2
3 6 6
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比例为2/3;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为9 mol。
答案:C
10.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高
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发生的;高等植物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并且其产物是酒精时伴有二氧化碳后产生;晚上湿度较低,有氧呼吸强度也较白天低。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