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5.(6分)下图l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I、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l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百万千焦。
(2)图1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图2中影响A生长发育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___。
(4)图2中A →C和A→D碳元素循环形式的不同点是 。
(5)写出图2的营养结构 。
54.(15分)人类的很多疾病都受致病基因控制。右图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形成原因。
I.
(1)①过程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该变异属于
。(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①过程发生的场所在细胞的 。
(2)③的碱基序列是 。
(3)图示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II.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
传病(基因为B、b)的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基因。
(2)II-2和II-3的基因型分别是 、 。他们生育正常子女的概率是 。
(3)III-7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代 号。III-7可能的基因型是 。
(4)III-2可能的基因型是 。若III-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H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53.(4分)下图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可以通过图中 过程获得必需氨基酸
(2)图中过程②的直接模板是 。
(3)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
。
(4)糖尿病患者摄人蛋白质食物也不能过量,其主要原因是 。
52.(6分)下图表示棉花在晴天各时间段内吸收或放出CO2量的曲线圈,请根据用回答:
(1)在6时CO2净吸收量为O,这说明 。
(2)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 时。
(3)10-12时,CO2的吸收量逐渐下降,其原因是 。这段时间内,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和C5的含量变化是 。
(4)根据上图,为了增加温室作物的产量,我们可采取何种措施?(回答两点以上)
50.我国海关对凡入境的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 )
①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捕食者数量一定会迅速增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使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下左图是某动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下右图为该动物精于形成过程中某时期的简图(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细胞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能为代谢过程提供ATP的场所有 (填番号)。
(2)该细胞在进行分裂时,牵引染色体运动的物质是图中( )
发出的 。
(3)右图中的染色体与左图中 (填番号)是同种物质的两种形态。若该个体是纯合体,则乙图所示的细胞发生了 。
(4)由右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DNA数为 ,
在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个染色体组。
49.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以下关于“低碳”和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导致生物圈的碳循环受到阻碍
B.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导致了生物画碳循环失衡
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D.“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向“原料--产品--原料一一产品”模式转化,有助于减少废料处理的能耗,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4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完成X1过程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B.X1、X2、X3过程中生物同化作用方式相同
C.Z1、Z2、Z3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CO2中的碳
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47.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是生产者的一组是 ( )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绿藻、蓝藻、小麦
46.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
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食物网中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全部成分
C.丙缺乏天敢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没有足够能量维持
更高营养级生物生存
D.庚和己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45.关于生态系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
B.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农田生态系统需不断调整营养结构,才能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