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哪一细胞结构不含有磷脂 (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中心体
解析: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而中心体没有膜。
答案:D
1.下列四项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含3H-亮氨酸的分泌蛋白,首先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进行加工,而后由高尔基体包装形成分泌小泡。因此放射性开始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较高,随后放射性在高尔基体中逐渐积累,最后,分泌小泡的放射性逐渐升高。
答案:C
15.通过宇宙飞船搭载生物材料进行生命科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本质,而且可以培育一些新品种。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在飞船搭载的下列生物材料中,你认为不能用于育种研究的是 。
A.小鼠
B.棉花试管苗
C.萌发的纯合高秆水稻种子
D.植物愈伤组织
E.牛精液
(2)请简述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
(3)图示表示在地面上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几种方法,其中与太空育种原理相同的是 。
(4)在上图Ⅰ-Ⅵ中,处理方法相同的是 。
Ⅰ-Ⅲ-Ⅴ过程与Ⅰ-Ⅱ过程相比,优点在于 。
(5)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陆地棉新品种,而海岛棉从来没有出现过抗旱类型,有人打算也培养出抗旱的海岛棉品种,但是用海岛棉与抗旱的陆地棉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是 。
要达到上述目的,你认为采取哪种育种方法更为合理?
。
(6)将(1)中飞船搭载的水稻种子种植、培养,发现有个别矮秆植株出现,若此变异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请利用杂交实验鉴定该突变体是显性突变(d→D)还是隐性突变(D→d)。
①实验步骤:
。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
解析:牛精子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于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中对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处理与单倍体育种中对单倍体幼苗的处理均为诱导染色体 加倍。对于存在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可通过转基因或体细胞杂交等技术打破隔离,实现性状的定向转移。判断突变的显隐性,可让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根据杂 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作出判断。
答案:(1)E (2)精子不能再分裂,一般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3)Ⅳ (4)Ⅴ和Ⅵ 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5)陆地棉和海岛棉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基因工程育种(或诱变育种) (6)①让突变体矮秆植株与原始植株杂交 ②如果F1全为高秆,则可判断突变体为隐性突变;如果F1出现性状分离,或者F1全为矮秆,则可判断突变体为显性突变
14.果蝇是常用于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
(4)若果蝇白眼(b)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该种群中每2 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 。
(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果蝇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 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 现象说明
。
解析:(1)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基因库。
(2)基因突变数为:2×104×107×10-5=2×106。
(3)法一:根据题意,在100只个体中,AA占35只,Aa占60只,aa占5只,即在200个基因中,A基因占:35×2+60=130个,A基因频率为130÷200=65%;a基因占:5×2+60=70个,a基因频率为70÷200=35%。
法二:利用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为35%,Aa基因型频率为60%,aa基因型频率为5%。所以A基因频率为35%+1/2×60%=65%,a基因频率为5%+1/2×60%=35%。
(4)由题意可知:隐性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为1/2 500,即b2=1/2 500,所以b基因频率为1/50或2%。
答案:(1)基因库 (2)2×106
(3)65% 35% (4)2%
(5)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是不利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3.(2010·杭州质检)如图为对一块甲虫成灾的农田使用两种
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分析:
(1)曲线回升是通过 之间的 来实现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 (定向、不定向)的,结果导致甲虫的抗药性 (增强、减弱)。
(3)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
① 。
② 。
针对这些缺点,你认为消灭甲虫应采用什么方法较好?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在早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甲虫的种群密度都明显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增加,说明杀虫剂的使用没有杀死有抗药能力的甲虫,而这部分有抗药能力的甲虫大量繁殖导致种群密度上升。
答案:(1)甲虫与杀虫剂 生存斗争 (2)选择 定向 增强 (3)①使具有抗药性害虫的比例上升 ②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等
1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
A.13.2% B.5%
C.14% D.9.3%
解析:Xb的基因频率=(5%+2×1%+7%)/(2×44%+5%×2+2×1%+43%+7%)=9.3%。注意计算时男性只计算其中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Y染色体不予考虑。
答案:D
11.(2010·广州质检)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隐性个体aa的频率为0.64,则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2×0.2×0.8=0.32;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若A基因频率变化为0.4,则a的频率为0.6,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Aa)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
答案:A
10.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 ( )
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
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
解析:由于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导致的不能自由交配现象属于生殖隔离。
答案:C
9.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一环节的作用 (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答案:B
8.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解析: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间存在地理隔离,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