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如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表示图1中 处的结构,名称是 ,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
(2)用针刺A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 。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2中[ ]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 结合的能力。
(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 。
(4)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 。
解析:图1为反射弧,其中F为突触,可用图2表示,此处信号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直接刺激感受器引起的反应为(非条件)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局部电流形式,此时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传导方向为双向,但突触处则为单向传递。
答案:(1)F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反射 ④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3)由负变正
(4)DE
13.(2010·金华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 ,①处的激素名称为 ,作用为 (用“+”和“-”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 ,刺激图中的 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 次和 次。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 。
解析: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合成并分
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依神经节所在位置确定B是感受器,A是效应器,兴奋从B到A单向传导。刺激X点,兴奋不能传到Y点,没有电位变化,电流表指针偏转0次;刺激Y点,由于电流计连接位点与Y点不等距,两次出现电位差,指针偏转2次。依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应再设一组实验,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药物放在Y点,刺激Y点,观察电流表发生偏转情况),从而得出结论。
答案:(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甲状腺激素 -
(2)①效应器 X、Y 化学信号 ②0 2 ③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药物放在Y点,刺激Y点,观察电流表发生偏转情况)
12.(2010·龙岩质检)对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的排尿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
B.脊髓胸段以下损毁,排尿反射消失
C.膀胱传入神经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
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
解析:排尿反射的初级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还存在,只是不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膀胱传入神经受损或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则反射弧不 完整,不能引起排尿反射。
答案: B
11.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解析:能否复述医生的一段话与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的受损有关,而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与神经中枢无关。
答案:B
10.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动均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答案:C
9.(2010·青岛质检)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内负
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
解析:在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细胞膜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信息传递,图中兴奋的传递即属于此作用;某些麻醉药可以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阻断兴奋的传递过程;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属于胞吐(外排)。
答案: B
8.右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解析:①为突触小泡,其内容物--递质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所以A、D错误。②为突触间隙,其间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为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B错误。
答案:C
7.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
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
答案:C
6.(2010·南京质检)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解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答案:B
5.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