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1290  211298  211304  211308  211314  211316  211320  211326  211328  211334  211340  211344  211346  211350  211356  211358  211364  211368  211370  211374  211376  211380  211382  211384  211385  211386  211388  211389  211390  211392  211394  211398  211400  211404  211406  211410  211416  211418  211424  211428  211430  211434  211440  211446  211448  211454  211458  211460  211466  211470  211476  211484  447348 

9.下图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人工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就是A、B、C、D中的    ( )

解析:新一代病毒的性状应取决于核酸而不取决于蛋白质。图中显示丙病毒的核酸来自乙病毒,蛋白质来自甲病毒,则子代病毒的性状应同乙病毒,即D所示病毒。

答案:D

试题详情

8.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伴性遗传的物质基础是隐性基因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是DNA和RNA

D.细胞核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

解析:伴性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的显隐性无关,而与基因是否在性染色体上有关。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且在某一特定的病毒体内遗传物质只有一种。只要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核遗传的物质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答案:B

试题详情

7.(2010·太原质检)关于DNA的分布,正确的是                ( )

A.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不存在DNA

B.原核细胞如果含DNA就不含RNA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不含DNA

D.酵母菌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DN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均退化,不含有D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除细胞核和线粒体含有DNA外,细胞质中还含有质粒(小型环状DNA)。

答案:C

试题详情

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也一定相同

B.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可能不同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

解析: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质中的DNA含量会有很大不同。任何一种生物,即使体内同时含有两种核酸,遗传物质也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如人的遗传物质是DNA,不能说人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当然可以说人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答案:A

试题详情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对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正确叙述是        ( )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模板和酶来自细菌,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酶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在细菌体内最终形成了新的噬菌体。所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而核糖体和酶、原料等均来自细菌。

答案:D

试题详情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经离心处理后,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含有被感染的细菌。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说明噬菌体被标记的物质应为DNA,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使细菌体内核苷酸中含有32P,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子代噬菌体中的DNA中就会含有32P。

答案:D

试题详情

3.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对照组不作任何标记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进行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解析: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再分别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二者构成相互对照,依据子代噬菌体是否带有放射性,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C

试题详情

2.(2010·东莞质检)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能使小白鼠致死

B.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后感染小白鼠能使其致死

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多糖类不是

解析: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没有致病性,不能使小白鼠致死,但是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后,由于发生转化作用,产生了S型细菌,感染小白鼠能使其致死。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组成成分,不是DNA的组成成分。格里菲思的实验只是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也没有证明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试题详情

1.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解析: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只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推论出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进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没有具体证明何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试题详情

15.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  ;另一条链含   

(2)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请参照甲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乙图中标出。

(3)若一个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占32%,且=1.5,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的比值是  ;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值是  。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A+G的总含量占   

解析:本题中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14N培养基上,复制的第一代DNA(Ⅰ)应均为14N-15N(中),而将此DNA转移到15N培养基上再复制一代后所产生的子代DNA中,应有一半为中DNA,另一半为重DNA。

如果已知的单链上是A,则未知的互补单链的相应位置上是T;已知的单链上是A+G,则未知的互补单链上是T+C,依此类推。因此,已知单链上=1.5,则未知的互补单链上=1.5,但题目中要求的是,即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由于A=T,G=C,所以A+G=T+C。因此,不论该DNA分子有多长多大,总是等于1。同样道理,不论该DNA分子复制多少代,其子代DNA分子中的A+G占且仅占整个DNA分子核苷酸数的一半。

答案:(1)14N 15N

(2)(见右图)

(3) 1 50%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