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B[解析]本题考察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过程,本题难度中等。孟德尔是在观察到分 离现象后,再对现象进行解释(假说),然后再对假说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19.C[解析]本题考察细胞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传递及特点,本题难度中等。紫茉莉的花 色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中的不完全显性遗传,故粉红花与白花杂交的后代表现为粉红花与白花的分离比1:1;而枝叶颜色的遗传为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以花斑枝作母本,后代会表现花斑、绿色和白色三种枝条。
18.D[解析]本题考察细胞分裂图象辨析以及细胞名称,本题难度中等。该细胞中无同源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膜向内凹陷,故为动物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只能来自于动物的精巢和卵巢。误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作同源染色体,是本题最大的错因。
17.A[解析]本题考察基因的表达,为容易题。使基因沉默即是使基因不能表达,故其干 扰是的信使RNA的合成。
16.C[解析]本题考察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本题较难。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突触传递, 其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 体,故兴奋能从神经元b传递给神经元c,而不能反向传递,这是因为递质只能从突触 前膜释放,该过程为外排,需要消耗能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改变膜的通透性,从 而使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结构3为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其不能增加膜面积。刺 激神经元b后,神经元c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而另一个神经元又通过 突触将兴奋传递给神经元c,故引起神经元c的持续兴奋。对图B兴奋传递的分析不到 位,不能理解神经元c持续兴奋的原因是本题最主要的错因。
15.D[解析]本题考察基因的结构、遗传的物质基础以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本题难度 中等。表格中1为纯合子YYRR,出现1次,占F2的1/16;2(YYRr)与3(YyRR)均为单杂合子,各出现2次,各占F2的1/8;4为双杂合子YyRr,出现4次,占F2的1/4,但1,2,3,4均表现相同的双显性形状。若亲本为YYRR×yyrr,则F2中重组类型(Y rr和yyR)占6/16;若亲本为YYrr×yyRR,则F2中重组类型(Y R和yyR)占10/16。豌豆为真核生物,故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控制这两对相对形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后者中的基因不会成对存在。
14.C[解析]本题考察细胞呼吸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本题难度中等。内环境是由细胞外 液组成的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C)、血浆(A)和淋巴(B)等。图中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内环境由血浆与细胞液组成,图中2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环境由淋巴与细胞液组成;若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则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血浆减少而细胞液增多;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对人体进行体液调节-调节呼吸。
13.A[解析]本题考察DNA的复制特点,本题难度中等。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培 养在轻氮环境中的细菌中的DNA两条链全部含14N,而将其培养在重氮的培养基复制一代后,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条含14N,另一条含15N。再将其培养在轻氮环境中复制两代,则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DNA分子中,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子含14N,另一条含15N,其实3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全部含14N。
12.C[解析]本题考察生物的代谢类型、生物固氮和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本题难度中等。 由于该微生物利用的是有机物,故为异养型生物;圆褐固氮菌能独立固氮,故无需天家 氮素。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培养基中有葡萄糖的情况下,该微生物不利用乳糖,故分解 乳糖的酶为诱导酶,其合成受基因与环境中诱导物质的共同调控,知识酶合成的调节。 误认为微生物的诱导酶只受环境中诱导物质的调节是本题常见的错点。
11.D[解析]本题通过渗透作用考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本题难度中等。植 物细胞在0.3mol/L和0. 5mol/L的蔗糖溶液中失水导致质壁分离,但后者由于过度失水 死亡而不能复原;在1mol/L的KNO3溶液中质壁分离,由于吸收K和NO3而发生自动复原;但植物细胞在醋酸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醋酸使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而变成全透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