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1462  211470  211476  211480  211486  211488  211492  211498  211500  211506  211512  211516  211518  211522  211528  211530  211536  211540  211542  211546  211548  211552  211554  211556  211557  211558  211560  211561  211562  211564  211566  211570  211572  211576  211578  211582  211588  211590  211596  211600  211602  211606  211612  211618  211620  211626  211630  211632  211638  211642  211648  211656  447348 

11.(2009年汕头二模)6个绿藻培养瓶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中的以下6个深度:0 m(水面)、2 m、4 m、6 m、8 m、10 m。培养瓶中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 mL水,一星期后,各培养瓶中的藻细胞密度如上图变化:               

(1)描述曲线图显示的结果:         。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 m,藻细胞的密度是         。 

(3)导致各样本中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          (答出两个),这两个因素分别如何影响藻细胞的密度?                        

                                        。

(4)在哪个深度藻细胞开始停止繁殖?       。假如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试题详情

10.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记作[a]),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记作[b]),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记作[c])。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头(计算公式是N∶[a] =[b]∶[c])。

A.30          B.32         

C.64          D.96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 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新生的子代数为   头。 

A.a×8n-1?         B.a×8n+1?         

C.a×8n           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下图中的曲线        。

    

10题图             11题图

试题详情

9.用水蚤进行如右图实验: 

(1)原共同在①号试管中生存的水蚤,有些水蚤能在②号试管中生存,有些能在④号试管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2)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      的。 

(3)③号、⑤号试管中的水蚤全部死亡。死亡原因可能是                

试题详情

8.(2009年深圳二模)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试题详情

7.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A.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 

B.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试题详情

6. (2009年上海卷)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 

试题详情

5.(2009年肇庆二模)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这四种条件分别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毒害物质积累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菌株,新菌株能利用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 

以下哪一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1、2、3、4正确配对( ) 

        

A.W X Y Z         B.X Y Z W 

C.Y Z W X         D.Y X Z W 

试题详情

4.(2009年湛江一模)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6个细胞周期 

C.在这段培养时间里,酵母菌的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平均为1.3小时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试题详情

3.(2009年安徽卷)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试题详情

2.(2009年广东卷)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