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
B.消费者全是真核生物
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生产者和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7.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所有的生物成分
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多个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________________ D.②④⑤
5.如下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4.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 → b → 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3.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哪一条( )
①鱼类 ②藻类 ③水生甲虫 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
A?④→①→②→③→⑤ B?②→⑤→③→①→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⑤→④→③→①
2.(2010年吴川二中模拟)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时,当海南彩车“绿色海南”从天安门前经过时,彩车底部蓝色海浪翻滚,海洋景观栩栩如生,海底生物惟妙惟肖,其最大特点就是周长42米的海浪,以及椰子树、热带水果、海底生物、南天一柱等实物造型,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海南情调。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海南”彩车所描述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B.热带水果属于群落范畴
C.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D.建国60周年的今天,我国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现状,并将其纳入伦理道德体系中,形成了全新的生态伦理道德
1.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2.(2009年北京卷)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的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___________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
(2)氮元素以N2、NO-3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
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______ 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
11.(2009年湛江一模)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 。
(2)E→D和B→A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3)F→E需经 作用。
(4)若消耗生产者1000 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kg。
(5)如果图二中甲、乙、丙代表图一中A、B、C,则甲、乙、丙分别依次代表的是 ________。这种反馈调节对生态平衡起 调节作用。
(6)在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结果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 、 ______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