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A、B、C三种类型的野菊和其生存环境进行调查。记录如下表:
表一 不同调查面积的野菊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 类型 |
10×10 |
20×20 |
40× |
80×80 |
90×90 |
100×100 |
110×110 |
120×120 |
130×130 |
140×140 |
A |
3 |
5 |
8 |
14 |
16 |
17 |
19 |
20 |
20 |
… |
B |
3 |
5 |
6 |
9 |
11 |
13 |
13 |
13 |
13 |
… |
C |
2 |
3 |
5 |
8 |
8 |
8 |
8 |
8 |
8 |
… |
表二 近五个月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单位:株/m?2)
年份 种名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车前草 |
0 |
0.3 |
1.4 |
2.0 |
3.0 |
婆婆纳 |
1.3 |
1.4 |
1.7 |
2.8 |
3.2 |
狗尾草 |
0.8 |
1.3 |
1.5 |
2.2 |
1.6 |
野菊 |
0.4 |
2.0 |
2.5 |
3.4 |
5.4 |
(1)①表一中A、B、C三种类型的野菊对环境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表二中狗尾草与野菊之间的关系是 , 狗尾草数量在4月份时有所增加,其原因是 。
③试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野菊和狗尾草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2)同学小王在调查该野菊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
11.(2009年汕头二模)6个绿藻培养瓶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中的以下6个深度:0 m(水面)、2 m、4 m、6 m、8 m、10 m。培养瓶中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 mL水,一星期后,各培养瓶中的藻细胞密度如上图变化: 。
(1)描述曲线图显示的结果: 。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 m,藻细胞的密度是 。
(3)导致各样本中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 (答出两个),这两个因素分别如何影响藻细胞的密度?
。
(4)在哪个深度藻细胞开始停止繁殖? 。假如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
10.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记作[a]),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记作[b]),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记作[c])。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头(计算公式是N∶[a] =[b]∶[c])。
A.30 B.32
C.64 D.96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 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新生的子代数为 头。
A.a×8n-1? B.a×8n+1?
C.a×8n 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下图中的曲线 。
10题图 11题图
9.用水蚤进行如右图实验:
(1)原共同在①号试管中生存的水蚤,有些水蚤能在②号试管中生存,有些能在④号试管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2)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 的。
(3)③号、⑤号试管中的水蚤全部死亡。死亡原因可能是 。
8.(2009年深圳二模)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7.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A.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
B.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6. (2009年上海卷)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
5.(2009年肇庆二模)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这四种条件分别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毒害物质积累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菌株,新菌株能利用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
以下哪一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1、2、3、4正确配对( )
A.W X Y Z B.X Y Z W
C.Y Z W X D.Y X Z W
4.(2009年湛江一模)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6个细胞周期
C.在这段培养时间里,酵母菌的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平均为1.3小时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3.(2009年安徽卷)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