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以下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B.衰老的细胞没有基因表达过程
C.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
解析:无丝分裂的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出现,故A错误;衰老的细胞中也有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也有基因表达的过程,故B错误;细胞坏死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对人体无益,故D错误。
答案:C
2.取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应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寻找
C.如果视野过暗,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D.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的是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死细胞,所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并不能观察到细胞进行持续分裂的全过程;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所以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通过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来调节视野亮度。
答案:D
1.(2010·深圳调研)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①经a、b形成③和④属于细胞增殖
B.⑤与⑥细胞核DNA相同,RNA种类不同
C.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对人体有积极的意义
D.c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
解析:由图可知,a、b过程为细胞的增殖,c过程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不同细胞内RNA种类的不同,而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答案:D
25.(11分)(2010·淄博质检)玉米是遗传实验经常用到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
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
(1) 请列举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基因型,
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
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可老师
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
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①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
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________性状;若子
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
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解析:(1)略。(2)遗传学的许多实验结果是利用了统计学方法得到的结果,该同学
所种植的种子太少,具有很强的偶然性。(3)题干中“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
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提示:该批玉米种子属于纯合子。检验显隐性的方法
有自交或杂交的方法,具体方法见答案。
答案:(1)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更准确;雄蕊花序顶
生,雌蕊果穗着生在中部,便于操作;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必须答出其中
两条)
(2)选择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基因型
(3)①显性 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
片性状,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 ②若后代只表
现一种叶形,该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
叶,则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
24.(8分)(2010·启东质检)已知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B、b)控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有三种,经观察后绘得系谱图如下,请
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1) 以上图示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号和7号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理论上6号和7号的后代中出现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8号和9号交配,则15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12
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几率为________。
解析:从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红色的基因型是A_B_,沙色的基因型是aaB_或A_bb,
白色的基因型是aabb。
因1号、2号生有红色的后代6号,又因1号、2号均为纯合子,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6号、7号的表现型均是红色,但后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6号与7号的基因型都是AaBb,所以它们的后代在理论上性状分离比为红色∶沙色∶白色=9∶6∶1。9号的基因型是aabb,8号不带基因B,且8号与9号的后代有白色(14号),所以8号的基因型是Aabb,进一步判断15号的基因型是Aabb。12号的基因型可能是1/6aaBB、2/6aaBb、2/6Aabb、1/6AAbb,则与一白色雌狗交配,生出沙色狗的几率为2/3。
答案:(1)自由组合 (2)aaBB、AAbb或AAbb、aaBB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红色∶沙色∶白色=9∶6∶1 (4)Aabb 2/3
23.(7分)玉米果皮黄色(PP)对白色(pp)为显性,非甜味胚乳(SS)对甜味胚乳(ss)为显性,
黄色胚乳(GG)对白色胚乳(gg)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现
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品系 |
甲 |
乙 |
丙 |
丁 |
基因型 |
PPSSGG |
ppSSGG |
PPssGG |
PPSSgg |
(1)若要利用果皮黄色与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
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品系类型)。
(2)甲和丁________(能/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和丁杂交获得F1,再自花受粉,后代中出现黄色果皮、甜味、白色胚乳的概率
是________,出现白色果皮、非甜味、白色胚乳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ppssgg新类型,至少应选用上述品系中的________
作为育种材料。
解析:(1)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2)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应具有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且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
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甲(PPSSGG)和丁(PPSSgg)只具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
用作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3)PPssGG×PPSSgg→F1为黄色果皮非甜味黄色胚乳(PPSsGg),F1自交得F2,后代
中出现黄色果皮、甜味、白色胚乳(P_ssgg)的概率为1×1/4×1/4=1/16,出现白色果
皮、非甜味、白色胚乳(ppS_gg)的概率是0×3/4×1/4=0。
(4)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ppssgg新类型,所选亲本中应含有pp、gg、ss基因。
答案:(1)乙与甲、乙与丙、乙与丁 (2)不能 甲与丁之间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3)1/16 0 (4)乙、丙、丁
22.(7分)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
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
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子;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子。请回答:
(1)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乙、丁三只兔子的基因型。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3)如何鉴别丙兔是纯种还是杂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甲黑毛×丁褐毛→全为黑毛子兔,得知黑毛为显性,褐毛为隐性,且
甲为纯合显性,丁为隐性。
(2)用B、b表示,则甲为BB,丁为bb;
乙黑毛×丁褐毛→有褐毛子兔,得知乙为Bb。
(3)丙为黑毛,故为BB或Bb,且为雄性。
用杂交法来判断其显隐性,丙×乙→观察后代毛色,从而加以判断分析,若子代
全为黑色则丙为纯种,若子代中出现褐毛兔子,则丙为杂种。
答案:(1)黑毛(B)对褐毛(b)是显性。(2)BB Bb bb
(3)让丙与乙交配,若后代全部是黑毛子兔,说明丙是纯种,基因型为BB(纯种);
若后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兔子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杂种)
21.(7分)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
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
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
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 ( )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4)若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
解析:(1)若棕色性状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而控制棕毛的遗传因子一定来自亲代,则亲代必定有棕色牛,这与题目相矛盾,所以控制棕毛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2)子代的隐性遗传因子必来自双亲,亲代黑牛有棕毛遗传因子但表现出黑毛,说明亲代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3)Bb×Bb→1BB∶2Bb∶1bb,亲代黑牛(Bb×Bb)产生黑色子牛(BB或Bb)的可能性是3/4;若已知子牛为黑色,则它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1/3。要鉴定一头黑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用测交的方法,即选用棕色牛(bb)与之交配。(4)纯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的后代全是黑色牛;杂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黑牛与棕牛的比例为3∶1;棕色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黑牛与棕牛的比例为1∶1。
答案:(1)黑色 (2)Bb、Bb、bb (3)75% 1/3 C
(4)BB bb Bb
20.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
合体(F1)自交后代为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F1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白种皮接近3∶1
②F1植株上结的种子,黄子叶∶绿子叶接近3∶1
③F1植株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
④F2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白种皮接近3∶1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控制种皮、子叶性状的基因均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但表现的时机不同:
与种皮有关的基因在胚萌发至个体成熟结子时表现;而与胚有关的基因在胚形成
时即表现。
答案:A
19.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
YyRr |
Yr |
|
|
3 |
|
yR |
|
|
|
4 |
yr |
|
|
|
yyrr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表中Y、y和R、r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C.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 6/16 或10/16
D.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解析: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同是由于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即遗传信息不同。1、2、3、4代表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按自由组合定律可推知它们在F2中出现的概率分别为、、、,因此概率大小为3>2=4>1。由表中数据信息可知F1的基因型为YyRr,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YYRR×yyrr或YYrr×yyRR。若亲本组合为前者,则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为Y__rr,yyR__,所占比例按加法原理可知为:+==;若亲本组合为后者,则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为:Y__R__,yyrr,所占比例为:+==。由于所涉及的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传递,为核遗传,故其载体为染色体。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