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三)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植物群落的研究是比较早和比较深入的。因此,本节主要以植物群落为例来介绍关于生物群落的知识。
1.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内物种的多度、密度、覆盖度和频度是群落内部物种的数量特征。如松林中松树的个体数目(多度)最多,树冠覆盖地表面积(覆盖度)最大,在不同地点出现的次数(频度)最多,于是松的种群是松林中占优势、起支配作用的优势种,优势种在眼环境和跟其他种类的关系中达到了生态上的高度成功,它们是决定群落主要特性的植物种。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有它们自己的生物组成和优势的种群。
植物群落中主要层次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它决定着整个群落的内部构造和特殊环境。优势种特别是建群种决定着植物群落的外貌。外貌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物群落的主要标志。如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就是根据外貌加以区别的。
群落还有一定的结构。群落内部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垂直和水平空间中的配置叫群落的结构。如森林群落中,植物在垂直方向形成的分层现象叫垂直结构;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叫作水平结构。
2.群落的演替
群落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叫群落的演替。
植物群落往往是个动态系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和发展。群落经过一段时间后,内部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取代了它,并繁衍旺盛起来,最后新的群落代替原有的群落。
群落演替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在一个原先没有生命的地方,即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叫原生演替。原生裸地包括裸露的岩石、河流和平原、沿海沙地、冰川和火山地区等。演替最后终止在一种稳定状态,即达到顶极。次生演替是在一个群落被破坏,但并未完全被消灭的地区所发生的演替。如荒弃的耕地、森林被砍伐或遭火灾后所经历的演替过程,即次生演替。次生演替不是从无开始,它的演替比原生演替快。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类型中,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有典型性,分别代表极干和多水两个极端类型。
旱生演替有以下五个阶段: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顶极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
水生演替过程为:沉水植物群落阶段→浮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湿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丛、疏林植物群落阶段→顶极群落阶段。
3.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地带性
由于水分、热量及两者的配合情况不同,植物的分布随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而呈地带性分布。如我国温带(北纬约42°)植被的经度地带性由东向西表现为:落叶阔叶林(湿润区)→森林草原带(半湿润区)→草原带(半干旱区)→半荒漠带、荒漠带(干旱区)→荒漠带(极端干旱区)。又如北半球自南向北表现纬度地带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林(寒温带)→苔原(寒带)。另外,我国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表现因海拔不同而成的垂直地带性,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云冷杉暗针叶林→岳桦矮曲林→小灌木、苔原。
(二)种群
自然种群是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群或自然组合。种群是种存在的形式。从生态学观点看,种群不仅是一个种的个体的总和,而且是有一定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总体。种群可以用一些数量指标来进行研究。这些数量指标往往只为群体具有,单独的个体并不具备。如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数量波动、扩散和迁移等。以下着重讨论种群密度、数量变动等几个主要问题。
1.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个种群个体总数或生物量。它的统计可有两类方法:
(1)实际密度的测定方法
单位面积的个体数即实际密度。可以用总数调查和取样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总数调查普查法:是计算某地段中某种生物的全部存活个体数的方法。如鸟、鼠可采取数巢穴的方法,人的总数统计则进行人口普查。
取样调查法:是通过计算某地段中(样方)的生物,从而估计整体数的一种方法。
(2)相对密度的估计方法
相对密度表示的是相对数量。动物的调查中常用的有粪堆、鸣叫声、动物活动所形成的土丘、洞穴、巢、蛹等进行估计,也可根据毛皮收购数量、拖网的捕捞量进行数目估计。在植物的调查中用频率、丰度、盖度等进行种群数量的估计。
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种内个体在其生存环境空间中的配置方式。主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形式。
(1)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是种群内各个体的分布是等距离的。这主要是由于种群的成员之间激烈竞争所引起的。如肥水池塘开始培肥时条件一致,浮游生物的分布是均匀分布;植物中,森林树木为争夺树冠、报部空间所进行的激烈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种群中每个个体在任一空间的分布概率相等的现象是随机分布。随机分布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十分罕见的,只有在资源,如食物、空间都分布均匀时,成员间相互作用并不导致任何形式的吸引和排斥时才会有随机分布。如面粉内拟谷盗的分布是随机分布,森林底层中一些脊椎动物的分布是随机分布。
(3)集群分布:种群的个体集中于一特定区的几个点上是集群分布。自然界中生物的空间分布大多属于集群分布。它是动植物对付环境差异的结果,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可能有资源分布不均,以母体为扩散中心等。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与对策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中的个体有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因此,种群的数量是经常变化的。下面主要分析存活曲线、种群的增长等问题。
(1)存活曲线:存活曲线是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存活量的指标,也是衡量种群增长的基本参数。存活曲线一般有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第Ⅰ型存活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它们早年活动期死亡率极低,晚年在达到生理年龄的最大值时,在很短的期限内一齐死亡。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的存活曲线很接近这一类。
第Ⅱ型存活曲线代表的一类生物,它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死亡率基本稳定,如水螅、某些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较接近这一类。
第Ⅲ型存活曲线代表的的生物,它们在幼龄阶段有极高的死亡率,一旦过了危险期,死亡率变得很低,而且稳定,许多无脊椎动物和低等脊椎动物属于这一型。如青蛙一次产卵很多,卵在早期发育中的死亡和蝌蚪大量被捕食,曲线迅速下降。一些蝌蚪闯过早期,变成成蛙,就能存活多年。
根据存活曲线的研究,可以看出各种动物种群最易受害的年龄。通过人为的控制这一阶段,就能达到有效控制种群数量的目的。
存活曲线图 “J”形曲线
Ⅰ、Ⅱ、Ⅲ表示三种类型曲线
(2)种群的增长(见上图所示)①种群增长的“J”型(又称指数增长)曲线
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连续增长。以某种动物为例,假定种群的数量为N0,年增长率(指第二年的种群数量除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所得的倍数)为λ,该种群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那么,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
N1=N0λ;
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
N2=N1λ=N0λ2;
n年后则应为Nn=N0λn。
如果绘成曲线图,种群的增长就会呈“J”型曲。线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常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增长。但更多的时候,它并不是种群增长的实际状况,而是反映了种群增长的潜力。
②种群增长的“S”型(又称阻滞增长或逻辑斯蒂增长)曲线
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竞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抗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这个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增长方式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呈“S”型曲线(见下图所示)。
“S”形曲线
两种生长曲线的差异说明,在种群生长的环境中存在着限制种群增长的因素,即存在一种阻力,称为环境阻力。这些因素可能是有限的食物、可能是废物的积累、可能是环境条件的变化,也可能是种内或种间的相互作用等。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因素是很多的。某些能限制或控制种群数量的因素,其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称为密度制约因素。如物种的竞争在密度大的种群中程度比较强大,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也较大,反之则较小。有些因素在种群达到一定水平时起限制种群数量的作用,但它的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气候因素就是这样,如刮风、下雨、降雪、气温都会对种群的数量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起多大作用与种群密度无关。无论是密度制约因素还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它们都通过单个地或联合地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而起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
(3)种群对数量变动的适应对策
种群的适应对策是种群适应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生态生物学特性。根据适应方式可分为形态对策、生殖对策、生理对策和生态对策。这里主要介绍生态对策,包括两类:K对策和r对策。
K一对策:气候稳定的系统,如热带雨林,物种数量接近于环境容纳量的水平,与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中K值接近,故称K对策。其特点是:寿命长,个体大死亡率较低,生殖力弱,亲代对子代有效地保护,但缺乏有效的散布方式。K对策种群的死亡率主要由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K对策生物在新环境中定居能力较差,它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晚期。大部分脊椎动物属于K对策者。
r一对策:气候条件多变的系统中,种群密度常处于增长状态,是高增长率(r)的,故称r一对策。其特点是寿命短,个体小,死亡率高,生育时间早且生殖率高,发有快。往往是临时性生态环境的占据者,常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其种群的死亡率主要由环境变化引起,与种群密度无关。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属r对策者。
(一)生态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有机体周围所有一切无机和有机的因子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布等。诸多生态因素分别属于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类。
1.非生物因子
(1)太阳能
它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能源。作为生态因素它包括能量、光质(波长或色)、光强度、光照长度等方面。
①光和植物:
光照强度对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按照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植物分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和耐阴植物三种生态类型。阳生植物要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阴生植物喜在潮湿、背阴的地方生长;耐阴植物介于两类之间,既能在阳地生长,也能在较阴地带生长。
日照长度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按照对日照时间的要求,植物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型植物四类。中日照植物在昼夜长短几乎相等的条件下才能开花,在甘蔗的某些品种中存在这种现象。中间型植物受日照时间影响较小,不同日照都能开花,如番茄、黄瓜、刀豆、蒲公英等。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作用也不同。如蓝紫光能抑制植物伸长,使植物矮化,促进花青素等色素的形成,也能控制和促进细胞分化。另外,红光能促使茎的生长、植物开花和种子萌发;蓝光激活同化二氧化碳的酶类。
②光和动物
由于动物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因此,直接影响植物分布的光也影响着动物的分布。
光对动物的热能代谢、生殖发育、生活周期、体表颜色、行为方式、地理分布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光影响变温动物的活动,因为变温动物要依靠光照升高体温;光能促进动物生殖腺发育,如鸟类延长日照时间,能提高产卵量;紫外线能杀灭动物体表的微生物;光照的长短能影响鱼类徊游和鸟类的迁徙;光也跟动物的体色有关系,一般背光面色淡而朝光面色深。
(2)水分
在生物体内水分通常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另外,在一切生理生化反应中都需要水作为溶剂,帮助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①水和植物
根据对水分依赖的程度不同,植物分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
水生植物:水体与大气环境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水生植物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水中含氧量低,水生植物体内则有由通气组织形成的发达的通气系统;水中光照弱,所以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叶片薄,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水的浮力较大,则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机械组织不发达;表皮无气孔,轻度角质化或完全不角质化;维管组织和根系均不发达,有些植物还没有根毛。
按生长的深浅度不同,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类。
陆生植物:按着生土壤干湿程度不同,分成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抗旱力最小。如蕨类、水稻、观音莲等。中生植物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陆地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常见的陆生植物一般多为中生植物。旱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较长时间干旱仍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如生长在沙漠的骆驼刺、麻黄、仙人掌科植物、景天科植物等。少浆类的植物,尽量缩小叶面积,减少蒸腾,根系特别发达;多浆类植物,则根和茎叶逐渐变成贮水组织。
②水和动物
动物往往靠食物和饮料来取得水分,根据对水的需要情况,可将动物分成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两大类。
水生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适于水中生活。根据生活的水层不同,有浮游动物、水中动物和水底动物。
浮游动物游泳能力较弱,浮游在水面。如变形虫、放射虫、鞭毛虫、部分根足虫。水中动物游泳能力强,多数体形呈流线型,如大多数鱼类。水底动物则栖息或固着在水底泥沙和岩石上生活。如海星、鳐、比目鱼等。
陆生动物:根据环境水分的多少,有湿生动物、中生动物和旱生动物。
湿生动物生活在潮湿地带,如两栖类;中生动物生活在普通陆地环境,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大多数陆地动物即为中生动物;旱生动物适应于在干燥沙漠地带生活,有高浓度的尿液,能利用代谢中产生的尿,如骆驼、沙鼠。
水对动物的生态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影响动物的分布、动物的体色、动物的繁殖、生长发育及动物行为等等。
(3)温度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存、分布、数量、酶活性、生理活动等。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生理生化反应加快,酶的活性加强,生长发育加速;温度降低则反应减慢,生长发育迟缓。当温度超过生物所能忍受的上、下限温度时,生命活动逐渐趋向停顿,甚至死亡。
①植物和温度
一般植物在0℃-35℃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加快,温度降低则生长减慢。除此之外,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植物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昼夜变温对植物有机物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值越大,植物生产量越高。这是因为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则抑制了呼吸作用,降低了有机物的消耗。另外,昼夜变温还能提高某些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影响番茄等植物体内糖分转移,影响叶的形态结构、茎的生长率及结实等。
季节变温或节气变化对植物也有较大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休眠等生物学现象及对季节或节气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或休眠等。植物物候是对季节性变温的适应。
低温和高温也各具有不同的生态作用。例如低温的影响,植物发育的某一时期,须一定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的过程叫春化作用。原产地越往北方,春化要求温度越低,时间要求越长。过低的温度也会对植物造成寒害和冻害,甚至导致死亡。高温和低温的致死、伤害作用,使植物的地理分布也受到温度的限制。例如马尾松不耐低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而黄山松不耐高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
③动物和温度
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50℃范围内,各种动物对温度的耐性不同。恒温动物通常比变温动物的耐性强。变温动物体内没有体温调节的机制,主要靠寻找适宜的环境来调节自己的体温。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蚜虫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全为单性雌体,而在较低温度下则有雄体和需交配的雌体。温度还影响动物的体态,如东北虎比华南虎大,个体大,相对体表面积就小,相对散热也少。
有些动物能随着季节变化有规律地迁移,如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季节变化时有些动物的体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北方的雪兔和雷鸟到冬季都会换上纯白色的毛和羽毛。有些动物常以休眠方式来抵抗极限温度。低等动物和一部分恒温动物不吃不动,使代谢降到最低水平,以夏眠和冬眠的状态来渡过炎热干旱的夏季或严寒缺食的冬季。
(4)土壤
土壤是提供植物生活条件的地方,也是一些陆生动物栖息和活动的场所。
①土壤与植物
根据质地不同,土壤分沙土、壤上和粘土三大类。沙土粘性小,通气透水性强,但蓄水性保肥性差,容易干;粘土质地粘结,湿时粘、干时硬,保水性强,但通气、透水性差;壤土粘粒和粉沙的比例适度,质地均匀,通气逐水,保水、保肥性良好,适宜种植。
土壤中有水分,各种养分只有溶解在水里,并在水的参与下,才能分解、合成、转化和移动,供植物吸收和利用。但是水分过多,空气减少会产生烂根,也会造成养分流失;水分过少,会出现干旱,造成植物萎蔫,影响养料的吸收、运输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好气性细菌活跃,氧化分解作用过强,使土壤有机质缺乏,造成土壤瘠薄。
土壤里有空气,土壤通气程度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营养状况和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
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种子萌发扎根,根系生长、呼吸、吸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同时制约各种盐类的溶解速度、土壤气体交换、水分蒸发、微生物活动、有机质的分解、养分的转化等,一般植物都宜在10℃-35℃之间生活。
土壤还有一定的酸碱度,植物生活范围大多在pH4-9之间。过酸、过碱都会引起蛋白质变性、酶钝化(活性降低)、根细胞受伤甚至受毒害。如十字花科肿根病常发生在酸性土壤中,马铃薯磋病发生在碱性土壤中。
②土壤与动物
土壤是许多陆地动物栖息、活动的重要场所。
土壤的含水量不同,会影响动物的呼吸、生殖和生长。如果土壤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即较差,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水法来防治虫害。土壤的气体也常影响动物的呼吸和行为。土壤中的温度既有季节差异也有昼夜差异,温度的变化常影响无脊椎动物的垂直迁移,温度高则在上层活动,温度低则往土壤深处迁移。各种动物对土壤pH值要求不同,叩头虫类大多数生活在pH4-5.2的土壤中,蚯蚓喜在 pH4.5-8.5范围内生活。
2.生物因子
环境中的生物因子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两个方面。
(1)种内关系
种内关系是同种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种内斗争是同种生物个体间因对资源或其他因素的需要而引发的斗争。它是种群数量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植物同种个体间斗争一般表现在对水分、养料、光照、空气等无机环境因素的需求上。因此,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地力,提高产量。栽种过密,作物相互遮光,争夺养料,通风性差使个体生长受阻,反而会降低群体产量。同种动物间,由于食物、栖所、繁殖或其他因素的矛盾而斗争也时有发生。有时不同种群间也常因食物发生斗争。如在缺少蜜源时,外来蜜蜂会窜入当地蜂巢盗蜜,发生蜂群之间的搏斗。一些营个体生活或家庭生活的动物,当食物不足时,它们会迁移。迁移使动物能够充分利用适合于它们生活的区域,而且因种群混杂,促进杂交,消除长期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危害,也消除地区性繁殖过剩的现象。
种内互助:动物通过种内互助能更有效的捕食、避敌,更好地适应环境。如皇企鹅群聚能改变群体的小气候,使温度提高,风速减小,有利于动体存活。斑马群聚有利于防御,狮的群聚有利于共同猎食。
(2)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关系。它比种内关系更为复杂,总起来将它们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
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和原始合作等;而负相互作用则包括竞争、寄生、捕食和偏害等。
偏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一方有利,另一方不受害。如啮齿类动物的洞穴,鸟巢,常被另一些动物借宿,不互相伤害。
原始合作: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受益,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可以分离开来。如寄居蟹和海葵的关系,寄居蟹匿居在空螺壳里,海葵附着在螺壳上,海葵利用寄居蟹作为运动工具,并以它吃剩的残屑为食,寄居蟹可受到海葵刺细胞的保护。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受益,但彼此之间具有依赖性二者不可分离的这样一种关系称互利共生。由于二者不可分开,所以又称专性共生。典型的有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另外蚂蚁和蚜虫也可看作是一种共生关系,蚂蚁收集蚜虫的分泌物,并保护蚜虫,蚜虫的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到深秋,蚂蚁把蚜虫卵带到蚁穴越冬,第二年春天又把它送到地面孵化繁殖。
竞争:通常是指在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因争夺共同的资源、空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的斗争越激烈。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一个物种获得生存发展,另一个被淘汰;也可能导致其生态要求的分化而长期共存。例如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幼苗,随着云杉的生长,两者矛盾日趋尖锐。当云杉的高度超出桦木时,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代替。又如,欧洲针叶林中三种山雀通过选择不同采食方位可以共存,煤山雀在树顶采食蚜虫,山山雀在树下部吃种子,风头山雀在地面时间较长,但也在树的上部和下部觅食。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以消耗另一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为生,前者受益(为寄生物),后者受害(宿主),这种现象叫寄生。动物中寄生现象相当普遍,有的寄生在体表,有的寄生在体内;植物组织中也有寄生现象,如茧丝子以茎部的不定根寄生在大豆等植物的茎内。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捕食,是群落中生物之间最常见、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相互适应性。一个有独特的捕杀技巧,另一个就要有一系列保护性适应。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种群数量上关系复杂。一般被捕食者数量多时,捕食者因食物丰富数量随着增加,但这种增加必然导致被捕食者数量下降。这种相互作用常使许多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种群出现周期性的数量波动规律,捕食者的数量高峰总是出现在被捕食者数量高峰之后。
3.生态因子的两个定律
(1)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发育对一些营养物质需要一定量,如果完全缺乏这些物质,就不能生存;如果这些物质处于最少量状态,生长发育就受到影响。如,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不受水等大量物质的影响,而是受Mg、Fe等微量元素的影响。
(2)耐受性定律:各种生态因子对某一种生物都存在生物学上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耐受性只是一个相对程度,只有狭、广的区分,如动、植物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有狭温动植物和广温动植物。
(3)限制因子:在许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生物生长、繁殖、分布、生理机能正常或者生存的因素就是限制因子。由此可知任何生态因子均可成为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可以因生物所处的环境不同或不同的发育阶段而产生差异。如水中的氧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鱼的限制因子,但是在高密度养鱼的情况下,氧就成为鱼生存的限制因子。
根据近年我国参赛选手介绍的情况来看,生态学及动物行为学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然而我国选手们恰恰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这主要与现行的中学教材有关。在本讲中,我们力求根据国际IBO竞赛纲要的具体要求,适当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加一些信息量。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内容非常多,眼于篇幅,只能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讨论。
2.在实验室内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描述采集地的生态景观。
(2)按捕获顺序分别从塑料袋中取出标本,鉴定昆虫种类(鉴定到目,不能鉴定到目的,可以用目1、目2……等代码表示,但必须确定为单独的一个目),统计昆虫目的种数,并绘出各目中昆虫的简图。非昆虫种类鉴定到门,不要统计数目。
(3)设计一个表格,将统计昆虫所得结果列入表格中。
(4)以捕获顺序(1、2、3、4、5……)为横坐标,以昆虫种类累积数为纵坐标,绘制一曲线。
(5)根据上述曲线求出该昆虫群落调查的最小样方。
(6)分析你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1.野外采集昆虫
选取地势较平坦的自然混交林或芳草地作为实验场地,用扫网扫面(包括草丛)至地上2米内随昆虫,以每20网为一次,扫完一次后,将昆虫放入毒瓶内,几分钟后将昆虫取出放入一塑料袋(预先已编号)中并封好袋口。这样共做5次,每次得到的昆虫放入不同的塑料袋中。塑料袋中的昆虫带回实验室备用。
5.该种属于或接近于哪一种生态对策?若要测量该种的种群密度,常可采用哪一种取样的方法?
(提示:该材料为多年生多次结实的草本植物,如唇形科、兰科、菊科、莎草科、禾本科的植物。它们属于或接近于r–对策,测量其种群密度,通常可采用样方法取样。)
[实验用品]
扫网、毒瓶(或向广口瓶内放入浸有乙醚或氯仿的脱脂棉制成临时毒瓶)、显微镜、体视镜、镊子、塑料袋、橡皮筋、放大镜。
[实验内容]
4.该植物种类为结实多次的多年生植物,请绘其存活曲线简图。
3.该植物在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处于哪个层片?
2.根据叶横切面结构,推测该植物所处的小生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