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 0.05 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1.12L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IA族 B.第四周期第IA族
C.第三周期第ⅡA族 D.第四周期第ⅡA族
7. 今有A、B两种原子,已知A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的1/2倍,B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A.碳原子和镁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铍原子和氧原子
6. 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2的离子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11和16 B.6和8 C.12和17 D.20和9
5.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3 2He,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 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 2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B.3 2He和4 2He互为同位素
C.3 2He和4 2He分别含有1和2个质子
D.3 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3 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第ⅠA族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C.氟、氯、氧、氮四种元素都是第ⅦA族的元素
D.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都在第ⅡA族
3.下列说法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易形成-1价离子 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2.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ClO4>HBrO4 B.碱性:NaOH>KOH>RbOH
C.非金属性: P>S>Cl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1.-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表示碳元素的一种核素
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25(17分)实验室制取氯气时:
(1)所用仪器:-----------------------------------------------------------------------;
(2)反应原理:-----------------------------------------------------,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3)实验开始前要对装置进行------------,方法是-------------------------------------------;
(4)制取装置最后一部分用----------吸收多余气体,原因--------------,所发生的反应---------------------------------------------;能否用Na2CO3溶液吸收多余气体-----------(填能与否)
26.(9分)完成相关气体制备反应方程式:
(1)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反应式:------------------------------------------------;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反应式:------------------------------------------;
(3)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反应式:------------------------------------------------。
24.(1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列出10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试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⑥ |
|
⑦ |
|
|
3 |
① |
③ |
⑤ |
|
⑧ |
|
⑨ |
⑩ |
4 |
② |
④ |
|
|
|
|
|
|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波的是-----------;(填元素符号)
(2)①③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3)元素⑦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②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①和⑧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和------------;③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①和⑦两元素形成四核化合物的电子式------------,该物质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①和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