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
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B.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C.培养液为上述人工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24.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致敏B淋巴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效应B细胞能与病毒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但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23.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
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
氯离子(Cl- )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A.形成局部电流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C.抑制细胞兴奋 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22.动物生理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动物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后部,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B.下丘脑的活动仍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D.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2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的稳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维持
D.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20.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
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推断错
误的是
A.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储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互相对抗的关系
D.植物生命活动在多种激素相互协调下进行
19.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18.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没有翻译产物多肽的生成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17.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秆抗锈病小麦
×
F1 雄配子 幼苗 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矮秆易染锈病小麦
A.过程②为有丝分裂 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该过程涉及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 D.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1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