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1837  211845  211851  211855  211861  211863  211867  211873  211875  211881  211887  211891  211893  211897  211903  211905  211911  211915  211917  211921  211923  211927  211929  211931  211932  211933  211935  211936  211937  211939  211941  211945  211947  211951  211953  211957  211963  211965  211971  211975  211977  211981  211987  211993  211995  212001  212005  212007  212013  212017  212023  212031  447348 

2.(2009年海南卷)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试题详情

1.(2009年广东卷)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乙烯 

试题详情

1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A、B、C三种类型的野菊和其生存环境进行调查。记录如下表: 

表一  不同调查面积的野菊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
类型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9
20
20

B
3
5
6
9
11
13
13
13
13

C
2
3
5
8
8
8
8
8
8

表二  近五个月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单位:株/m?2) 

  年份
种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车前草
0
0.3
1.4
2.0
3.0
婆婆纳
1.3
1.4
1.7
2.8
3.2
狗尾草
0.8
1.3
1.5
2.2
1.6
野菊
0.4
2.0
2.5
3.4
5.4

 (1)①表一中A、B、C三种类型的野菊对环境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表二中狗尾草与野菊之间的关系是         , 狗尾草数量在4月份时有所增加,其原因是                      。 

③试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野菊和狗尾草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2)同学小王在调查该野菊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

试题详情

11.(2009年汕头二模)6个绿藻培养瓶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中的以下6个深度:0 m(水面)、2 m、4 m、6 m、8 m、10 m。培养瓶中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 mL水,一星期后,各培养瓶中的藻细胞密度如上图变化:               

(1)描述曲线图显示的结果:         。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 m,藻细胞的密度是         。 

(3)导致各样本中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          (答出两个),这两个因素分别如何影响藻细胞的密度?                        

                                        。

(4)在哪个深度藻细胞开始停止繁殖?       。假如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试题详情

10.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记作[a]),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记作[b]),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记作[c])。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头(计算公式是N∶[a] =[b]∶[c])。

A.30          B.32         

C.64          D.96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 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新生的子代数为   头。 

A.a×8n-1?         B.a×8n+1?         

C.a×8n           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下图中的曲线        。

    

10题图             11题图

试题详情

9.用水蚤进行如右图实验: 

(1)原共同在①号试管中生存的水蚤,有些水蚤能在②号试管中生存,有些能在④号试管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2)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      的。 

(3)③号、⑤号试管中的水蚤全部死亡。死亡原因可能是                

试题详情

8.(2009年深圳二模)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试题详情

7.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A.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 

B.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试题详情

6. (2009年上海卷)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 

试题详情

5.(2009年肇庆二模)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这四种条件分别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毒害物质积累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菌株,新菌株能利用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 

以下哪一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1、2、3、4正确配对( ) 高&考%资*源#网

        

A.W X Y Z         B.X Y Z W 

C.Y Z W X         D.Y X Z W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