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脱氧核糖
B.G是蛋白质
C.D在E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解析] 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
[答案] D
9.(2009年临沂模拟)如下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都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成
C.蓝藻的线粒体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解析]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含核酸;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含4种碱基;蓝藻不含线粒体。
[答案] D
8.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基因重组 B.DNA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
[答案] A
7.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5/16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
[解析] DNA 5次复制,形成32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上含15N。
[答案] C
6.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解析] DNA分子中氢键的数量越多,结构越稳定,四个选项中含腺嘌呤17%的样品中碱基G、C的数量最多,其结构最稳定。
[答案] B
5.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下列哪项连接的( )
A.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肽键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解析] 在单链DNA分子中,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如图由此可知相邻的A与T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连接。
[答案] B
4.(12分)(2010年浙江嘉兴上期末)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
甲 |
乙 |
丙 |
丁 |
细胞膜 |
有 |
无 |
有 |
无 |
遗传物质 |
DNA |
RNA |
DNA和RNA |
DNA |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否 |
是 |
否 |
否 |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其遗传物质是DNA,由于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答案] A
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解析]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3H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同时用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都有放射性,也无法判断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
[答案] D
2.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 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 )
A.S;培养时间过长 B.P;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 D.S;搅拌不够充分
[解析] 上清液中含有的是蛋白质外壳,即不含有P,则标记的元素是P;若结果上清液出现了放射性,则说明可能是由于培养时间过长,释放了部分子代噬菌体。
[答案] B
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 )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设计思路都是使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各自的作用。
[答案] 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