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下图为HIV造成艾滋病的过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出现的情况。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在潜伏期时要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
A.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B.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答案] D
11.(2010广东深圳)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解析]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自身的癌变、衰老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对部分的抗原进行初步处理。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也有分布。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答案] C
10.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反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解析] 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而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答案] D
9.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图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变化情况的是( )
[解析] 二次免疫的特点是迅速、强烈,因而患病程度应比前一次感染时弱。
[答案] B
8.下图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伤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
A.①是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抗体
B.①是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C.可提高①杀伤力的淋巴因子来源于记忆细胞
D.靶细胞裂解的同时病毒被溶解消灭
[解析] 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成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抗原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使之被消灭。所以①应为效应细胞,淋巴因子来自于效应T细胞。
[答案] ACD
7.(2010年石家庄高中毕业复习教学质检一)右图中的X代表什么细胞( )
A.T细胞或效应T细胞
B.B细胞或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知识,为容易题。由于该图中病原体(病毒)位于靶细胞内,故引起的是细胞免疫,则X细胞为T细胞或效应T细胞,对应的阶段分别为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答案] A
6.(2010年广东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解析] 图中细胞Ⅰ是B细胞,细胞Ⅱ是记忆细胞,细胞Ⅲ是浆细胞;在①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⑨阶段无吞噬细胞参与;⑦为二次免疫,二次免疫更快、更强。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答案] A
5.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细胞数目增加
[解析] A项细胞免疫由T细胞参与完成,若没有胸腺,就无法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就不存在,故A错误。B项体液免疫由B细胞参与完成,但由于大多数抗原的呈递需要借助T细胞完成,所以没有胸腺,只能保留部分体液免疫,故B正确。C项在没有胸腺的条件下,较多的造血干细胞发育为B细胞,体内B细胞数量增多,故C错误。D项没有胸腺,不能产生成熟的T细胞,T细胞数量减少,故D错误。
[答案] B
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T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效应B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解析] 效应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产生抗体;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能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作用,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答案] D
3.以下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
[解析] 可以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无法识别抗原,但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识别抗原。
[答案] 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