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1969  211977  211983  211987  211993  211995  211999  212005  212007  212013  212019  212023  212025  212029  212035  212037  212043  212047  212049  212053  212055  212059  212061  212063  212064  212065  212067  212068  212069  212071  212073  212077  212079  212083  212085  212089  212095  212097  212103  212107  212109  212113  212119  212125  212127  212133  212137  212139  212145  212149  212155  212163  447348 

7.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以用下图解简单表示:

(1)图解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

(2)图解中“原生质体”的结构由细胞的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DPD培养基”的成分中,除了糖类、无机盐等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必须含有   才能获得愈伤组织。

(4)获得原生质体后,需要对其活力进行检查,下列哪种实验最适合?_______。

A.观察原生质体的结构是否完整

B.观察细胞质流动

C.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叶绿体数目的多少

(5)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利用25%的蔗糖溶液以及其他用具,通过_________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解析] (1)从叶片获取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需去除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2)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构成原生质体,故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3)从原生质体培养成愈伤组织,除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对原生质体的活力进行检查,可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流动性越强,说明原生质体的活力越大。(5)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可以检测是否产生了细胞壁。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表明已经产生了细胞壁。

[答案] (1)纤维素酶、果胶酶 (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激素 (4)B (5)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试题详情

6.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快速、大量地繁殖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取该植物的花芽并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A组花芽
B组花芽
C组花芽
D组花芽
E组花芽
吲哚乙酸
0
3 ppm
3 ppm
0.03 ppm
0
细胞分裂素
0
0.2ppm
0.002 ppm
1.0 ppm
0.2 ppm
花芽生长状况
组织、切块
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稍生长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________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芽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形成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产实践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______组的培养基进行大量生产。

[答案] (1)BCD 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 (2)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含量与生长素含量之间的比例(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 D

试题详情

5.如下图所示,图Ⅰ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图Ⅱ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Ⅰ中外植体是从植物________分离出来的。

(3)图Ⅰ中的②和图ⅡA中培养基上的培养物都是由无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组成,称为________。

(4)图Ⅱ中D培养物已经形成幼体。请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对图Ⅱ重新排序:   。

[答案]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 (3)愈伤组织 (4)B→A→D→C

试题详情

4.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呈现疱状,欲培养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用种子培养后代

B.用无明显症状部分的枝扦插

C.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用叶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答案] C

试题详情

3.(2010年临沂模拟)菊花的花粉经组织培养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 D

试题详情

2.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B.MS培养基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不含各种氨基酸

C.MS培养基需要碳源,微生物培养基不含碳源

D.MS培养基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而微生物培养基不含

[解析] MS培养基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其中一般含有植物激素,而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不含植物激素。另外,由于培养的微生物一般都是异养微生物,所以在它们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答案] A

试题详情

1.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解析] 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有些植物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

[答案] A

试题详情

11.(2010年如皋质检)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尿细菌、纤维杆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横线上的内容: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培养。

(1)利用无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出________。

(2)用不含有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________。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________。

(4)用含较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可选择出________;或者根据菌落的颜色呈现________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

(5)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________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是________,挑取该菌落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美蓝鉴别培养基培养来确定。

(6)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________________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的pH充分降低,可抑制________的生长,利用菌落的特征,结合显微镜镜检,选取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________。

(7)利用只含纤维素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可筛选________________。

(8)若筛选尿细菌,则配制的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解析]   从混合样品中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有专一“嗜好”的原理,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加富培养基。采用这类“投其所好”的策略即可使该微生物大大增殖,在数量上超过原有占优势的微生物,以达到富集培养的目的。用于加富的一些物质主要是一些特殊的碳源和氮源,如纤维素可被用来富集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甘露醇用来富集自生固氮菌。第二种方法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菌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质,经培养后,由于原来占优势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借机大大增殖。

[答案] (1)圆褐固氮菌 (2)硝化细菌 (3)青霉素 

(4)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 (5)深紫 大肠杆菌 (6)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 大肠杆菌、酵母菌 乳酸菌 (7)纤维杆菌 (8)氮源只含尿素

试题详情

10.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碳源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5)⑥为__________组,⑦为__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6)⑤→⑥采用________法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混合物中分离某种微生物要用选择培养基,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有“嗜好”的原理,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加富”培养基,可使该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数量上超过原有占优势的微生物,以达到富集培养的目的,用于“加富”的一些物质主要是一些特殊的碳源和氮源。

[答案] (1)选择培养基 对羟基苯甲酸 (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富集培养,分离出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3)增大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 (4)对羟基苯甲酸 (5)对照 实验 说明通过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6)单细胞挑取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打开皿盖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物

试题详情

9.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叶、茎等器官中,根据人们的需要,有时要对纤维素进行相应处理。

(1)在生产果汁时为了解决果肉出汁率低的问题,人们使用________、纤维素酶等处理。

(2)目前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是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选育是纤维素酶的基础性工作,以下流程为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纯化过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个细菌→发酵培养→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①人们在筛选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相比,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添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纤维素分解菌能反复利用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它与普通酶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中属于上述技术得到的菌是( )

(5)下图中表示纤维素酶活性与pH变化的关系,若pH=m表示最适,在下列甲-丁中最可能表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上标出“m”的位置。

[答案] (1)果胶酶

(2)①刚果红染色法 纤维素被分解后,就无法形成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②纤维素、刚果红

(3)固定化细胞 成本低,易操作,可以反复利用

(4)D (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