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下图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对该过程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用到耐高温的解旋酶破坏氢键
B.该过程用到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
C.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D.该过程与人体细胞的过程完全相同
(2)C过程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这种酶在高温下仍保持活性,因此在PCR扩增时可以_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再添加。PCR反应除提供酶外,还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N15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5 ℃-55 ℃-72 ℃”温度循环3次,则在形成 的子代DNA中含有N15标记的DNA占________。
(4)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m个,则该DNA复制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个。
(5)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用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________。
[解析] (1)高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解旋酶,使双链DNA变为单链。(2)C过程为PCR技术的延伸阶段,当系统温度上升至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ND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DNA聚合酶是耐热的,高温下不变性,所以一次性加入即可。(3)PCR技术遵循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经过三次循环,共产生23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标记。(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C+T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故T的数目为a-m,复制10次,相当于新增加了210-1个DNA分子。故需补充T的数目为(210-1)(a-m)。(5)基因中的碱基对改变属于基因突变。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以后按正常配对方式进行扩增,错配链做模板扩增的都是错误的DNA分子,原正常链扩增得到的DNA分子都是正常DNA分子,故若干次后检测所用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1/2。
[答案] (1)C (2)DNA聚合酶 一次 不需要 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3)25%
(4)(210-1)(a-m) (5)基因突变 50%
8.如下图所示是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
(1)实验前由教师制备鸡血细胞液供学生作实验材料,而不是选用鸡全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在牧区的人们,采集牛、羊和马血比较方便,若他们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是_______,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_______。但若改用动物肝脏作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这是因为_________。
(3)在图A所示的实验步骤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B所示实验步骤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鉴定实验所得丝状物的主要成分是DNA,可滴加________试剂,沸水浴加热,结果丝状物被染成蓝色。
[答案] (1)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血浆中不含
(2)很难提取到DNA 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肝细胞中有细胞核 (3)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 稀释NaCl溶液,促进丝状物析出 (4)二苯胺
7.(2010年苏州模拟)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重复洗涤3次
B.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透析12小时
C.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
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解析] 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重复洗涤3次目的是除去杂蛋白。透析时使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的磷酸缓冲液,而不是用0.9%的NaCl溶液。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在凝胶外部移动,移动速度快。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答案] C
6.(2010年南京质检)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
B.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
C.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
[解析] 带电离子或分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答案] D
5.(2010年海南模拟)PCR利用了DNA热变性的原理,PCR仪实际上也是一种能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对PCR过程中“温度的控制”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酶促反应需要高的温度,是为了确保模板是单链
B.延伸的温度必须大于复性温度,而小于变性温度
C.DNA聚合酶不能热变性,要用耐高温的聚合酶
D.DNA解旋酶不能热变性,为了确保模板是单链
[解析] PCR是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DNA双链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靠高温使其变性,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分开;复性前,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因此延伸的温度要大于复性温度,小于变性温度。
[答案] D
4.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多选)( )
A.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
B.血红蛋白是一种碱性物质,需要酸中和
C.防止色谱柱内产生气泡,影响洗脱效果
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解析] 在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防止色谱柱内产生气泡,影响洗脱效果,同时为了让血红蛋白保持在体内所处的环境,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答案] CD
3.下列操作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B.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20 ℃储存
C.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从冰箱拿出之后,迅速融化
D.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枪头都必须更换
[答案] C
2.(2010年镇江质检)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 )
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
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 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解析] 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答案] D
1.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DNA黏稠物(还含有许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第一,放入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A和黏稠物a。
第二,放入2 mol/L的NaCl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B和黏稠物b。
第三,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C和黏稠物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含DNA少而可以丢弃的是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不同。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DNA溶解度最小,DNA析出,呈丝状物,过滤后存在于黏稠物a中;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DNA溶解度最大,所以DNA溶解,过滤后存在于滤液B中;酒精可使DNA分子凝集,因此,在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DNA凝集,呈丝状物,过滤后存在于黏稠物c中。
[答案] A b C
10.下面的流程图示意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酵母细胞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
(1)图中酵母细胞活化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________。
(2)影响此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步的操作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Cl2溶液在形成凝胶珠时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形成的凝胶珠颜色和形状:如果颜色过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实验操作失败。
(4)本实验所用的固定化技术是________,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酵母细胞的活化即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恢复正常活性状态,进行酵母细胞固定化,其关键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由于酶分子很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不宜采用包埋法固定。
[答案] (1)让酵母菌恢复正常生活 体积增大较大(多)
(2)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小火间断加热
(3)Ca2+与海藻酸根离子螯合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圆形或椭圆形
(4)包埋法 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