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087  212095  212101  212105  212111  212113  212117  212123  212125  212131  212137  212141  212143  212147  212153  212155  212161  212165  212167  212171  212173  212177  212179  212181  212182  212183  212185  212186  212187  212189  212191  212195  212197  212201  212203  212207  212213  212215  212221  212225  212227  212231  212237  212243  212245  212251  212255  212257  212263  212267  212273  212281  447348 

9.下面关于几种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①噬菌体 ②圆褐固氮菌 ③硝化细菌 ④黑藻 ⑤蓝藻

A.①②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B.②③④⑤基因上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D.②③都是自养生物,且都参与生物固氮

[解析] 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A错;噬菌体属于消费者,圆褐固氮菌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C错;圆褐固氮菌是异养生物,硝化细菌不能固氮,D错。

[答案] B

试题详情

8.(2009·临汾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无土栽培养营养液、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组成成分(种类及比例)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无机成分相同,有机成分不同

B.无机成分不同,有机成分相同

C.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均相同

D.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均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无土栽培、固氮微生物代谢、细胞工程等知识,难度中等,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植物为自养型生物,故无土栽培养液中应添加各种矿质元素,但无须添加有机物;圆褐固氮菌为异养型生物,且能固氮,故培养基中应添加有机物,但无需氮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为异养,故应添加有机物,另外还需添加矿质元素和激素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动物血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答案] D

试题详情

7.(2009·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三11月月考)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形成

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菌落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呼吸作用的场所等相关知识。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由于酵母菌的线粒体DNA发生了突变,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故线粒体不能进行复制,子代酵母菌中无线粒体。但由于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只是产生的能量较少,所以形成的菌落较小,B项正确。

[答案] B

试题详情

6.(2009·宣武高三期末)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

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

[解析] 本题是关于微生物培养的考查。微生物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乳酸菌的碳源是有机物,而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无机物作为碳源;生长因子是微生物体内不能合成的,需要量很小的一些有机物;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造成微生物细胞失水,不利于菌种生长,因此本题答案是D。

[答案] D

试题详情

5.(2009·安徽蚌埠高三质检)用选择培养基从混有乳酸菌、圆褐固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的菌种中将它们逐一筛选出来,下列首次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缺氧的培养基中分离乳酸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筛选出酵母菌

C.用无氮培养基分离出圆褐固氮菌

D.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 本题考查选择培养的应用,为容易题。大肠杆菌、酵母菌均为兼性厌氧型生物,乳酸菌为厌氧型生物,三者在无氧状态下均能生长,故不能用缺氧培养基分离得到乳酸菌。

[答案] A

试题详情

4.(2009·吉林白山高三模拟)下列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 )

A.鞭毛               B.核糖体

C.质粒                    D.细胞壁

[解析] 本题同样是有关细菌结构的考题。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有的细菌除了基本结构外,还具有特殊结构,如荚膜、鞭毛、芽孢。因此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试题详情

3.(2009·全国重点中学模拟)美国研究人员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它们能像绿色植物一样把光能转化成维持自身存在的生物能。这种细菌长有许多触角,叫做集光绿色体,每个触角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好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的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无染色体、无真正的细胞核,故A、B、C均错误。从题干可知这种细菌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微生物,该细菌在生态统中属于生产者。

[答案] D

试题详情

2.(2009·石家庄高三质检)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大量使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结核杆菌疫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解析] 本题考查细菌的基本结构及免疫知识,难度中等。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有的细菌还具有质粒,质粒上面含有抗药性基因、抗生素合成基因和固氮基因,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接种结核杆菌疫苗后,T细胞接受刺激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当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消灭,即效应T细胞攻击结核杆菌,使其裂解死亡。

[答案] D

试题详情

1.(2009·福建省福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2008年7月初,青岛奥帆赛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形似草坪,一人躺在上面不会下沉,经多方努力被及时处理而保证奥运比赛的正常进行。去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也曾引起全国关注。关于上述两种自然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

B.浒苔和蓝藻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

C.浒苔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

D.这两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析] 本题考查原核生物的有关知识及综合应用。产生题述两种现象的原因都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A项正确;浒苔是真核生物,是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而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形成染色体,因此不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B项错误;浒苔是真核生物,有叶绿体,蓝藻有叶绿素,二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题述两种现象的产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警示:在发展经济时,要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D项正确。

[答案] B

试题详情

15.(20分)下图是新陈代谢图解,据图回答:

(1)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过程和异化作用过程。图中属于同化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属于异化作用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过程①的最终能源是__________能;过程②的最终能源是__________能。

(3)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需大量的能量,其主要的供能途径是通过过程__________;不可能从过程__________获得,因为__________。

(4)过程③的第一阶段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产物有__________;过程③的第二、第三阶段在__________中进行,其中第三阶段的变化是__________。

[解析] 解答(1)题的关键是明确同化作用过程是物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储存过程,异化作用过程是物质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过程。(3)题中要明确人的无氧呼吸是在暂时处于相对缺氧情况下能量代谢的一条辅助途径。人的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酒精。

[答案] (1)[①]光合作用 [②]化能合成作用 [③]有氧呼吸 [④]无氧呼吸 [⑤]无氧呼吸

(2)光 化学

(3)③ ⑤ 人的无氧呼吸过程不能生成酒精

(4)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H]、少量的ATP 线粒体 前两步脱下的[H]与O2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