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2009·东北三校联考)最新研究资料表明,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制造流感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的细胞培养法有助于应对大规模爆发的流感
B.制作过程中可将特定的流感病毒注射到细胞中进行培养,经灭活后制成疫苗
C.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的原因主要是对外界抵抗力弱
D.培养细胞所用的培养液中需要添加动物血清
[解析] 流感病毒为寄生生物,需借助寄主的核苷酸进行自身遗传物质的复制,利用寄主的氨基酸合成衣壳,再组装形成子代病毒,C错误。动物细胞的培养液中需要添加动物血清。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流感疫苗,从而应对大规模爆发的流感。
[答案] C
8.(2009·湖南十二校联考)驱蚊草(又名蚊净香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驱蚊草培育利用的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中杂种细胞的形成标志着该技术的完成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胰蛋白酶
C.驱蚊草培育过程中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自然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 杂种植株的形成标志着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完成,而杂种细胞的形成是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驱蚊草培育过程不需要胰蛋白酶参与,胰蛋白酶是动物细胞工程需要的酶。驱蚊草培育过程中,杂种细胞培育为杂种植株的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其中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故A、B、C三项均错误。
[答案] D
7.(2009·湖北联考)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衰老时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基因表达受阻,新陈代谢减慢
B.细胞分化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稳定性差异前,细胞内部就已发生了基因选择性表达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培育无病毒植物、生产食品添加剂、制作人工种子
D.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解析] 细胞衰老时水分减少、新陈代谢减慢、染色质固缩;细胞分化时,由于细胞内部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了稳定性差异;植物组织培养常用植物的根尖或茎尖,这些组织分裂快,可用于培育无病毒植株;动物细胞融合不能产生动物个体。
[答案] D
6.(2009·石家庄质检)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A.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
D.运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要具有以下条件: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基提供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适宜的温度、pH、氧气、无菌操作等其他条件。而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的过程中,没有离体状态,也不需要培养基等条件,故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答案] B
5.(2009·洛阳模拟)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解析] 本题是侧重考查生物发育和遗传的关系。生物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内基因控制的,克隆羊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这只小羊羔细胞核的基因来源于第二只羊的细胞核,所以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也可以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还可用于保存物种。在克隆羊的过程中,动物的基因型由第二只羊的细胞核基因决定。要改变动物的基因型,只有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基因重组才能实现。
[答案] D
4.(2009·湖南高三联考)某科技活动小组将某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图所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①由花粉能培养得到完整植株,说明生殖细胞具有和受精卵同样强弱的全能性 ②植株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 ③植株B一定是纯合子 ④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必须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是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考查。由花粉培养得到完整植株,只能说明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但全能性比受精卵小。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加倍后一定是纯合子,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则不一定,如单倍体基因型为Aa,那么加倍后为AAaa,不是纯合子。所以本题答案是B。
[答案] B
3.(2009·北京西城高三抽检)下图为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下列各项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克隆羊“多利”的主要性状与甲羊一致,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甲羊
B.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有核移植和胚胎移植
C.乙羊的去核卵细胞为重组细胞基因表达提供了细胞内的环境条件
D.此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析] 本题考查了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由图中“多利”的培育过程可知,此过程包括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核移植技术。此过程说明了动物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因此本题答案是D。
[答案] D
2.(2009·齐齐哈尔高三期末)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遗传物质改变的细胞是
( )
A.细胞系 B.细胞株
C.原代细胞 D.传代细胞
[解析] 考查细胞培养。原代细胞传至10代后就不容易传下去,极少数能继续传到40-50代,这些细胞称为细胞株;有些细胞的遗传物质改变后就可以无限传代下去,这种细胞叫做细胞系。
[答案] A
1.(2009·江西重点中学联考)蓝舌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动物传染病,由蓝舌病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中,其他反刍类牲畜也可能被感染,染病牲畜会出现高烧、黏膜水肿和糜烂等症状。以蓝舌病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经过两次筛选
C.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蓝舌病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D.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解析]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答案] B
17.(30分)根据图中所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分析下列问题:
(1)图①②③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改变的是________,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________。
(3)④过程与①过程在特点上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
(4)图中乙细胞分化成丙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5)在①过程的间期,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该过程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________。
(6)在探索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衰老动物体内细胞分裂速度明显减慢。但把衰老动物体内细胞移植到幼龄动物体内,这些细胞分裂次数增加。Krohn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他将小鼠的皮肤移植到其F1身上,当F1衰老时,又移植到F2身上,这样进行了系列移植,结果移植的皮肤细胞可生活7-8年,远远超过其原来供体的寿命。
①Krohn 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rohn 的实验能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中甲到乙是细胞数目的增多,①过程是
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乙到丙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丙到丁是已分化的细胞形态又发生了改变,且丁又能增殖,判断③是细胞癌变。
(2)上述三个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细胞癌变,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细胞增殖,因为细胞增殖的间期DNA进行复制,可能出现差错,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①过程是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④过程是癌细胞增殖过程,与①相比,④过程能无限增殖,细胞增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4)图中乙分化为丙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在细胞增殖的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参与该过程的高分子化合物为DNA、RNA和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6)根据材料信息“衰老动物体内细胞移植到幼龄动物体内,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以及“近交系小鼠皮肤在后代幼体上依次移植,皮肤细胞可生活7-8年”的事实,说明该实验是探究细胞衰老是细胞本身的衰老还是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引起的,题目中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中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其原因是异体移植易发生强烈的排斥反应,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移植可减轻排斥反应。
[答案] (1)有丝分裂(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细胞癌变
(2)③ ①④
(3)④过程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6)①研究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是细胞本身的衰老还是体内环境的恶化(或改变)
②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环境因素的影响(或细胞衰老与所处个体的年龄有关或细胞衰老是多种内因与外因作用的结果)
③减轻皮肤移植过程中的排斥反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