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07高考·广东)(14分)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中A-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生正常分离一方的基因型(用+、-表示)。
(2)21三体综合征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在 中。
(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18.(16分)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钴60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 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 (填“能”或“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 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 和 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2:选择 。
预期结果: 。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与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17.(22分)下图为五种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原理是 。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2)B常用的方法是。如果F1的基因型为Aa,则B、C途径形成的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 。
(5)G-J的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和 。该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 。
16.(08高考·北京)(18分)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受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料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目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
15.下图是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A、a、和B、b、D为基因,且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Ⅲ过程的实施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B. 培养品种④的途径中,Ⅰ→Ⅳ→Ⅴ比Ⅰ→Ⅱ途径所用的时间短
C.Ⅴ过程和Ⅱ过程的原理相同
D. 从目前的操作过程看,④培育成的⑤品种中新增加的基因不只是D
14.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B.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C. 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属于突变
D. 基因重组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3.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 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具有不孕性
C.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2.(07高考·上海)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
A.1组B.2组C.3组D.4组
11.正常情况下,将成熟的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是()
A.染色单体形成B.染色体联会
C. DNA复制D. 染色体复制
10.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A. 甲:AaBb乙:AAaBbb
B. 甲:AaaaBBbb乙:AaBB
C. 甲:AAaaBbbb乙:AaaBBb
D. 甲:AaaBbb乙:AAaaBbb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