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298  212306  212312  212316  212322  212324  212328  212334  212336  212342  212348  212352  212354  212358  212364  212366  212372  212376  212378  212382  212384  212388  212390  212392  212393  212394  212396  212397  212398  212400  212402  212406  212408  212412  212414  212418  212424  212426  212432  212436  212438  212442  212448  212454  212456  212462  212466  212468  212474  212478  212484  212492  447348 

3. 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若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   ()

A. 100 kg  B. 44. 5 kg  C. 25 kg  D. 15 kg

试题详情

2. (08高考·上海)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试题详情

1. 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

B. 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在一个幼苗茁壮生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

D. 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

试题详情

18. (26分)生态系统成分中分解者是不可缺少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的两种实验方案。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1)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方案一:                      

方案二:                         

(2)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3)请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①将甲、乙两组都进行       

②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        

③实验过程中       ,使树叶保持潮湿。

              

试题详情

17. (11分)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    ,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3)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   ,水藻数目    ,淡水虾数目   

(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短期内下列     会随着发生。

A. 水藻大量增多B. 小鱼的数目增多

C. 水鸟的数目减少D. 甲壳类的数目增加

(5)本图所表示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未表示的成分有  

试题详情

16. (08高考·海南)(18分)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一个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 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kJ和      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期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试题详情

15. 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 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 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 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

试题详情

14. 根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 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试题详情

13. (08·威海质检)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四种野生动物一天中平均活动时间(h)如下表。假设北美郊狼因被大量捕杀而数量锐减,则短期内将发生的变化是()

物种
休息
与其他物种竞争
进食
寻找配偶
大鼠
4.8h
3.6h(追逐小鼠)
13. 2 h
(吃植物种子)
2.4h
浣熊
18.0h
0.0h
3. 6  h
(吃大鼠)
2.4h
 
北美郊狼
18.0h
0.0h
4. 8 h(吃浣熊)
1.2h
小鼠
4.8h
6. 0 h(被大鼠追逐)
10. 8 h(吃植物种子)
2.4h

A. 植物种子数量变化不确定

B. 浣熊数量减少

C. 大鼠数量增多

D. 小鼠数量减少

试题详情

12. (08·泰安期末)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 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

C. 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