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 含有2 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A. 42 000个B. 41 000个
C. 22 000个D. 21 000个
2. (08高考·广东)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 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 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 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1.(09·潍坊模拟)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受伤后逃走,左下图是从交通事故现场取得的肇事司机血液样本中DNA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A、B、C、D四幅图是DNA测序仪测出的4名肇事嫌疑人DNA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请认真比较这四幅图,肇事司机最可能是()
16. (20分)有人模仿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了下列实验(如图所示),试图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1)步骤:
①标记:将大肠杆菌放在含35S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用 。
②侵染: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 。
③搅拌:把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液放到搅拌器中搅拌,使吸附在大肠杆菌细胞壁上
的 脱落下来。
④离心:以1 000 r/min的速度转动,由于 ,而噬菌体则存在于 ,从而使噬菌体和细菌相互分离开。
⑤检测和记录结果: 。
(2)结果预测: 。
限时自测19
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15. (24分)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 的化学成分。
(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
(3)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 。
(4)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5)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
14.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13. 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 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12.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
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11. (08·厦门质检)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A. 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 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
C. 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D. 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
10.(09高考·江苏)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实验编号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
|
病斑类型 |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
||
① |
a型TMV→感染植物 |
a型 |
a型 |
② |
b型TMV→感染植物 |
b型 |
B型 |
③ |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
B型 |
a型 |
④ |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
A型 |
a型 |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