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装满含有全部矿质元素培养的甲、乙两支试管中,都用较强的光照射,只是甲试管置于15 ℃、乙试管置于20 ℃的条件下,培养若干天。结果乙试管小麦幼苗重量比甲试管增加得较多,原因是( )
A.甲试管幼苗光反应产物少,限制了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少,幼苗增重少
B.乙试管幼苗光反应产物多,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多,幼苗增重较多
C.乙试管的温度较甲试管的高,酶的催化效率较高,形成有机物较多,幼苗增重较多
D.温度较低,不利于[H]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使甲试管幼苗增重较少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的变量是温度,而不是光照,所以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
3.取4株大小大致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图3-2-20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 g,28 h后各装置中的质量变化为( )
图3-2-20
A.A>B>C>D
B.A=D>B>C
C.D>C>B>A
D.A<B<C=D
答案:D
解析:A油面上可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因下表面气孔失效光合能力和蒸腾作用大减,C和D只能进行呼吸消耗,无蒸腾作用。
2.2010湖北模拟 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
答案:A
解析:乙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则乙细胞不能是根细胞,故B选项正确。丙细胞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有两种可能:一是死细胞,二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故C项也正确。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有三种可能:一是该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二是该细胞是衰老的叶细胞,叶绿素含量少,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三是光线较弱,而导致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故D项也正确,而A项不正确。
1.一株菠菜和一株苋菜,分别置于大小相同的两个钟罩内。钟罩内与外界空气隔绝,并每天照光12小时,共照若干天。一星期后,菠菜死亡,苋菜依旧存活。其原因可能是( )
A.苋菜在夜间的呼吸需氧较少
B.苋菜能够从土壤中得到充足的营养,而菠菜不能
C.苋菜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少于菠菜
D.苋菜能利用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而菠菜不能
答案:A
解析:苋菜是C4植物,可以利用低浓度的CO2,所以可以存活很长的时间。
11.通常说“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
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图3-3-13
实验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有何新的认识?
答案:枝条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力,是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 根部生理活动(答“根部渗透吸水”或只答“根部”也给分)能产生推动水分向上运动的压力 植物根吸收水分的动力由蒸腾作用和根部生理活动共同提供。
解析:该题目是个很好的实验题,通过玻璃管内水银液面的增加和减少来研究蒸腾作用和根吸水的动力。这个题目可以进一步延伸,可以设计成一个实验设计题。
PK重点线
2010江苏盐城模拟 景天是一种常见的盆栽观赏植物,耐旱力极强。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其离体的一个枝条放在家里干燥、从不见水的窗台上。结果从前一年的五月活到了第二年的六月,原有的叶片虽然脱落,但却生出了有四个叶片的小芽。这可能与景天细胞液浓度很大,从空气中吸收水汽的能力很强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定景天叶肉细胞液浓度”,写出主要的实验方法步骤。
答案:基本按质壁分离的方法步骤。
取景天叶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用浓度(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1测”。如果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该细胞液浓度小于浓度(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反之,则说明浓度(质量分数)大于5%NaCl溶液)。再做“2测”,浓度为“1测”的1/2。根据结果,按下图顺序进行,直到要求精确度为止。
如果“1测”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该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NaCl溶液,用“1测”浓度的2倍(10%)测定,其余类推。
也可以浓度(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为中点,向高于浓度(质量分数)为5%(或低于浓度(质量分数)为5%),方向以浓度(质量分数)为1%(或浓度(质量分数)为2%)为递增(递减)率配等差数列浓度,逐一作质壁分离实验测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的渗透吸水。要确定细胞液的浓度差,就要用到浓度梯度,逐渐缩小浓度差,直到所检测的细胞中有一半发生质壁分离,有一半正常。这时的外界浓度我们认为和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10.将马铃薯块挖个凹穴,放在内外两种液体中间。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30%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液面如图3-3-12所示。问:
图3-3-12
(1)液体A是_______,B是_______。
(2)在图甲中,C处_______水,D处_______水。
(3)在图乙中,C处_______水,D处_______水。
答案:(1)蔗糖溶液 清水 (2)吸 失 (3)失 吸
解析:此题考查渗透吸水的原理。发生渗透作用时,水分总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渗向浓度高的一侧。
9.2010江苏徐州模拟 图3-3-10是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实验装置。取4株大小相同、叶片等量的嫩叶枝条进行如下处理:
图3-3-10
图3-3-11
开始实验时,将各装置的重量都调至100 g,其后每隔一段时间对各装置称重。记录并画相应曲线,如图3-3-11:
(1)曲线I代表A、B、C、D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Ⅱ代表_______装置的实验结果。曲线Ⅲ代表_______装置的实验结果。
(3)如将装置A放入密封玻璃钟罩内,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如将装置A放在低温环境中,实验结果又会有何变化?____________。
答案:(1)C和D C装置叶片上下表皮涂蜡,不能进行蒸腾作用,D装置无叶片,也不能进行蒸腾作用 (2)B A (3)整个装置质量的减少变慢 质量减少更慢
解析:由四组装置可知,C装置叶片的上下表面均涂上蜡,不能进行蒸腾作用,水分不减少,D装置中,叶片去除,且切口涂蜡,也无蒸腾作用,两组装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装置A中,嫩枝进行蒸腾作用,水分散失最多,因此质量减少最多。装置B,由于叶片下表面涂蜡,只有上表面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水分的散失相对A来说要少;如把装置A放入玻璃钟罩内,则由于空气不流通,水分蒸发变慢,质量减少也变慢;如把装置A放入低温环境中,由于温度低,蒸腾作用也会减慢,曲线下降变慢。
8.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浸在蒸馏水、0.3 mL的蔗糖溶液和0.5 mL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39所示。请回答:
图3-3-9
(1)在A、B、C中,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在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在KNO3溶液中的是_______。
(2)请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A C B (2)K+、NO可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液,提高细胞液浓度,当其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由失水变为吸水,直至平衡;②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失水减慢,直至平衡
解析:将植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则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细胞体积渐渐变大,细胞液的浓度渐渐变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因此细胞体积达到最大值后不再增大。将细胞置于0.3 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的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升高,失水减慢,直至平衡。将植物细胞置于0.5 mL KNO3溶液中,一开始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K+、NO可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液,细胞液浓度上升。当等于甚至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由失水变为吸水,原生质体积慢慢变大,质壁分离复原。
7.2010辽宁综合 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水分
B.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矿质元素
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引起根系吸水,是消耗ATP的过程
D.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导管内的运输
答案:D
解析: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是植物吸水和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根系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渗透作用进行,不消耗ATP;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过程,与蒸腾作用无关。所以D选项正确。
6.有的植物能生存在干旱的地方。下列关于耐旱植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B.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C.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D.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答案:A
解析:植物难失水易成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