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记忆细胞的形成阶段是( )
A.感应阶段
B.反应阶段
C.效应阶段
D.三个阶段都形成
答案:B
解析:记忆细胞在反应阶段产生。
4.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体液大量损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答案:C
解析:皮肤等也具免疫能力,属非特异性免疫。
3.指出图5-7-1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 )
图5-7-1
A.B细胞
B.T细胞
C.记忆细胞
D.白细胞
答案:B
解析:看图可知是T细胞。
2.小明患急性阑尾炎,验血发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
A.体液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人体第三道防线
答案:B
解析:白细胞无特异性,所以属非特异性免疫。
1.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的( )
A.T淋巴细胞
B.白细胞
C.B淋巴细胞
D.造血干细胞
答案:A
解析:艾滋病侵染T细胞。
18. (09高考·江苏)(12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 ℃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17. (16分)下图所示为取自同一洋葱鳞片叶表面的三个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请回答:
(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
(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
(3)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 。
(4)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
(5)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
(6)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 → → 。
(7)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
。
(8)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 。
16. (12分)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 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
为 。
(4)将钠盐浓度为0.1%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予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长势将 B组。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15. 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体不再继续收缩,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
A. 转入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 转入0.50a溶度的蔗糖溶液中
C. 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D. 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14. 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因素适宜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进行实验所得到的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盐度约为0.5 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盐度小于0.5 mol/L时,甲蟹调节血液浓度的能力最强
B. 对血液浓度调节能力最强的是乙
C. 能够生活在淡水中的是乙
D.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丙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