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428  212436  212442  212446  212452  212454  212458  212464  212466  212472  212478  212482  212484  212488  212494  212496  212502  212506  212508  212512  212514  212518  212520  212522  212523  212524  212526  212527  212528  212530  212532  212536  212538  212542  212544  212548  212554  212556  212562  212566  212568  212572  212578  212584  212586  212592  212596  212598  212604  212608  212614  212622  447348 

11.下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的最长久(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解析: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与粮食产量保持协调发展的国家生存的最长久。

    答案:B

试题详情

10.下列生产活动,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在鄱阳湖区围湖造田 ②开垦山地 ③完全禁止采伐林木 ④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 ⑤适时适量地捕获湖泊中的成鱼 ⑥在繁殖季节捕捞成鱼

    A.①②   B.②④   C.③⑥   D.④⑤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资源,而是有计划的利用;围湖造田、开垦山地只会破坏生态环境,加剧资源的枯竭。

    答案:D

试题详情

9.(2009·茂名质检)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

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解析:环境容纳量表示的是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试题详情

8.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由于人为的滥砍乱伐,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植被破坏,易产生土地沙化,就会使该地区的植被活动受到抑制。植树、种草增加植被、防风固沙。由此可见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答案:D

试题详情

7.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圆满结束。北京“绿色奥运”中“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城市绿化时应尽量使用本地树种、草种

    B.垃圾资源化的生产模式应是一个绿色城市首选的生产模式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D.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生态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生物的间接价值,主要是指其生态功能,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生物数量减少,就会影响这个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稳定;此外,还有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旅游观赏应属于直接价值。

    答案:D

试题详情

6.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生物技术,将植物所含的有机物加工为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部分代替化石燃料。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可能缓解(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生物柴油中无硫、氮等,因此燃烧后的产物是CO2、H2O,无参与酸雨形成的成分。

    答案:C

试题详情

5.(2009·汕头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因其缺少天敌制约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价值,潜在价值则是指尚未发现的价值。

    答案:C

试题详情

4.(2009·南通质检)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解析: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调节气候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B

试题详情

3.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生物,下列关于保护蛇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试题详情

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据题干信息: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故不能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化肥使用过多会带来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若长期使用农药,由于农药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将出现害虫种群抗药性增强难以控制、害虫的天敌被毒死等问题。另外开辟荒地、围湖造田等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