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 (2009·菏泽模拟)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惟一中枢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答案:A
▲ 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的反应是( )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C.皮肤血管舒张 D.细胞内酶的活性下降
解析: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再经下丘脑的分析、综合使相关神经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从而使皮肤的血流量减少,同时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产生不由自主地战栗,使产热增加,同时,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也会增加。不论人处在何种环境中,体温都要保持稳定的,那么酶的活性才不会受到影响。
答案:B
14.(2009·哈尔滨模拟)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减少
解析:本题以恒温动物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恒温动物的细胞呼吸、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本题易错选D,但要是注意到人是恒温动物,体内酶活性不变,那就可快速排除D。
答案:B
13.下列皮肤的成分中,与散热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汗毛 ②立毛肌 ③感受器 ④汗腺 ⑤血管 ⑥皮脂腺
A. ①④ B.①⑤ C.③⑥ D.①⑤
答案:C
12.(思维拓展题)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火炬手(身背氧气瓶)携带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奇迹。请从人体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当时火炬手的体温调节状况(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上升 ②身体耗氧量上升 ③肾上腺分泌量上升 ④汗腺分泌量上升
A.②③ B. ①④ C.②④ D. ①③
答案:A
11.(2008·广东高考)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
答案:B
10.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9.(2009·聊城模拟)下图中能表示正常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而导致中暑的是( )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在高温潮湿环境中长时期工作,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引起体温升高而导致中暑。
答案:C
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
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颤”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D.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并未带走热量
答案:A
7. (2010·辽宁五校期末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重吸收是同时进行的
B.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口渴,同时排尿量减少
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D.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解析: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吸收是自由扩散的过程,对无机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所以不是同时进行的,因此A错误。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不是降低,因此B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是调节无机盐代谢的,醛固酮是由肾上腺分泌的,因此D错误。
答案:C
6.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因素适宜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进行实验所得到的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盐度小于0.5 mol·L-1时,甲蟹调节血液浓度的能力最强
B.对血液浓度调节能力最强的是乙
C.能够生活在淡水中的是乙
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物体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同时考查识图分析能力。
解析:从3条曲线整体变化分析,调节血液浓度能力乙最弱,甲较弱,丙最强。但在盐度小于0.5 mol·L-1时,甲调节能力最强,在盐度大于0.5 mol·L-1时,丙调节能力最强。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