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请据图回答:
(1)图解表示一个__________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____________。
(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占有________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____。
(4)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最终将会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植物尸体是由图中的________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作用分解的。
解析:由于图解中含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所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而阳光是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在生物群落中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而蛇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根据食物链的概念不难得出蛇所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而如果螳螂全部迁走,食物网变得简单,能量的损耗减少,黄雀得到的能量相应就会增多,进而引起其数量增多。动植物的遗体等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答案:(1)生态系统 能源 (2)绿色植物 蛇 (3)2 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4)增多 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5)细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6.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 )
A.增加 B.减少
C.基本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解析:在该食物网中,由于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蜥蜴和蛇的食源短缺,从而使其数量减少。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个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导致蜘蛛的天敌(相思鸟)数量减少,进而使蜘蛛的数量增加。
答案:A
5.在一条食物链中,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为( )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a生物白天(6-18点)氧气的消耗量为负值,说明a生物在光照的情况下释放氧气,必定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b、c消耗的氧气量是前者大于后者,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c所含的能量比b少,营养级更高。
答案:D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仅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流动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将葡萄糖分解并释放能量
C.自养生物都可以将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D.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其恢复力稳定性很高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不仅在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流动,还在分解者中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均以葡萄糖为重要能源物质;自养生物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的绿色植物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无机物分解释放的化学能)的生物;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其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答案:B
3.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 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甲、戊都属于生产者;甲→丙→乙→丁→辛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因此辛从该食物链获得的能量最少;丙种群数量下降10%,通过其他同营养级生物的调节作用,使辛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该食物网中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有丁和辛、乙和丙、乙和丁。
答案:D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动物中有的是分解者,如蜣螂等;细菌中有的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所有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
答案:C
1.如图可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一层次(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解析:图中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C
22.(2009·广州质检)下表是在短时间内依次切除狗脑的各级部位后所观察到的某些机能改变的状况(+表示“能完成”,-表示“不能完成”)。
|
手术前 |
去大脑两半球 |
再去丘脑 (含下丘脑) |
再去脑干 |
最后破坏 脊髓 |
条件反射 |
+ |
- |
- |
- |
- |
体温调节 |
+ |
+ |
- |
- |
- |
摄食 |
+ |
+ |
- |
- |
- |
行走 |
+ |
+ |
+ |
- |
- |
站立 |
+ |
+ |
+ |
- |
- |
膝跳反射 |
+ |
+ |
+ |
+ |
- |
心跳 |
|
|
|
|
|
(1)饲养员吆喝马戏团小狗吃食过程有________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2)当小狗处于寒冷环境中,________感觉器产生兴奋传入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再使有关神经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散热量减少,与此同时产热量会增加。
(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存在于________部位。
(4)某同学从科普文章看到“心脏可自动地有节律性地收缩”(即心脏能够自动产生节律性的搏动),请协助他完成上述表格的填写(在上表心脏一行中,填写出能否完成收缩)。
(5)为了进一步验证“狗的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且狗颈部交感神经兴奋还能加快狗的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现用狗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将三组大小、生活状态、健康程度相似的狗麻醉,从其中的两组狗的颈部剥离出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不考虑手术对其他生命活动的影响),请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研究影响心率变化的因素,实验员给正常狗体内注射某种药剂,结果发现狗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心率也明显加快,那么这种药剂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NaCl D.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抑制剂
解析:(1)训练小狗建立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上的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2)在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主要在下丘脑中。(3)从表中看,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中。(4)由于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因此把神经系统破坏后,心脏仍然能够自动地收缩。(5)该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验证两个内容,一个是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另一个是交感神经兴奋能加快心率,因此三组动物,甲组不做手术处理,作为对照,乙组切去交感神经,使心脏失去神经的支配,观察心脏能否跳动,与甲组对比证明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丙组用电刺激交感神经,观察心率的变化,与甲组对比从而证明交感神经兴奋能加快心率。(6)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引起心率的加快。
答案:(1)大脑皮层 (2)冷觉 下丘脑 (3)脊髓
(4)
|
手术前 |
去大脑两半球 |
再去丘脑(含下丘脑) |
再去脑干 |
最后破坏脊髓 |
条件反射 |
|
|
|
|
|
体温调节 |
|
|
|
|
|
摄食 |
|
|
|
|
|
行走 |
|
|
|
|
|
站立 |
|
|
|
|
|
膝跳反射 |
|
|
|
|
|
心跳 |
+ |
+ |
+ |
+ |
+ |
(5)①取大小、生活状态、健康程度相似的狗随机分成A、B、C 3组
②A组只麻醉不做手术处理;对B、C两组狗麻醉后,从颈部剥离出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B组切断剥离出的交感神经,C组用电刺激交感神经
③观察三组狗的心脏是否跳动并统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结果、结论:a.三组狗的心脏都继续跳动,说明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
b.甲、乙组心律基本相同,丙组心律快,说明交感神经能加快狗的心律
(6)B
21.下图中图(Ⅰ)和(Ⅱ)表示人体两种类型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细胞,b对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中的d表示______________。
(3)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解析:对图解(Ⅰ)和(Ⅱ)的识别主要依据的是细胞或物质变化特点。由于(Ⅰ)中有细胞的裂解,所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免疫。(Ⅱ)中的d由细胞c产生,所以可以判断d是抗体,c是产生抗体的浆细胞,e是抗原。第(3)小题中重点考查了各种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的变化,如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并作用于B细胞。
答案:(1)细胞免疫 效应T 密切接触,导致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2)抗体 (3)抗原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浆细胞
20. 回答下列与激素调节有关的两个问题:
Ⅰ.垂体是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与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科学家用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犬的尿量增加。
②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①相同。
③将垂体前叶切除,犬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④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③相同。
根据上述①-④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____________。实验②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促进甲状腺分泌。实验④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该激素是由图中的________分泌的。
(3)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特点。请另举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________。
解析:Ⅰ.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以及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的控制。
Ⅱ.(1)实验说明糖尿病与胰岛有关。(2)激素①是胰高血糖素,激素②是胰岛素,饭后半小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3)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除胰岛素作用于全身之外,甲状腺激素也作用于全身。
答案:Ⅰ.(1)抗利尿激素 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受下丘脑神经活动控制 (2)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控制
Ⅱ.(1)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有关,而与腺泡无关 (2)分泌增加 B细胞 (3)激素②促进糖元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元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特异性 甲状腺激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