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479  212487  212493  212497  212503  212505  212509  212515  212517  212523  212529  212533  212535  212539  212545  212547  212553  212557  212559  212563  212565  212569  212571  212573  212574  212575  212577  212578  212579  212581  212583  212587  212589  212593  212595  212599  212605  212607  212613  212617  212619  212623  212629  212635  212637  212643  212647  212649  212655  212659  212665  212673  447348 

8.(2009年武汉模拟)玉米子粒种皮的颜色是种皮透出胚乳的颜色。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现在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自交,在所结玉米穗上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的比例及其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黄粒∶白粒=3∶l,因为Aa自交后代为AA、Aa、aa,其比例为1∶2∶1

B.黄粒∶白粒=3∶1,因为Aa自交所结种子胚乳的基因型为AAA、AAa、Aaa、aaa,其比例为1∶1∶1∶1

C.全为黄粒,因为玉米种皮是由母本植株发育来的,故显黄色

D.全为黄粒,因为玉米果皮由母本子房壁发育而成,故显黄色

[解析] 玉米的种皮是无色的,玉米的颜色其实是玉米胚乳的颜色。所以白粒还是黄粒主要是看胚乳的颜色,而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所以看受精极核的基因型。基因型为Aa的玉米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A和a,也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极核A和a。受精极核是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所以有四种类型AAA、AAa、Aaa、aaa,其比例为1∶1∶1∶1。

[答案] B

试题详情

7.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

( )

[解析] 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 ,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

[答案] B

试题详情

6.(2010年南昌调研)如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答案] B

试题详情

5.(2009年孝感)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原体、大肠杆菌体内b为4种

C.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a为核糖

D.某些酶的组成单位可用b来表示,a为脱氧核糖

[答案] C

试题详情

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答案] A

试题详情

3.关于右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A+C)与(T+G)的比例上

D.EcoRⅠ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答案] C

试题详情

2.(2009年潍坊一中调研测试)一个双链DNA分子,G+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种A占26%,C占20%,那么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互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 )

A.24%和30%  B.28%和22%

C.30%和24%        D.26%和20%

[答案] C

试题详情

1.(2009年广东汕头二模)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适时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答案] B

试题详情

15.(2009年北京东城二模)2007年夏天,我国太湖爆发了大范围蓝藻,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1)蓝藻是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故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二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些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即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固氮酶的参与,现利用基因工程将固氮基因转入小麦细胞使其具有固氮能力,若该基因在小麦细胞中成功表达,请用中心法则的形式表示该基因表达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判断太湖上游沿岸某工厂是否为污染源,并初步确定污染物中主要是何种物质含量超标,环保部门进行了实验检测。检测员顺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三等份,编号B、C、D分别进行如表处理,之后加入等量的蓝藻,置于阳光下若干天,再次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104个/mm3)。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通过A组数据可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大范围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__________的限度。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一些__________代谢产物(如毒素等),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实践证明,只有终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发挥其自净功能,再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这种“绿色污染”。

[答案] (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氨(NH3) 固氮基因mRNA固氮酶

(3)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4)自动调节力 次级 恢复力

试题详情

14.从不同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同。

(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变异的来源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______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拯救。

(6)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分子的多样性

(2)基因突变 (3)生物生存的不同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 (4)生态系统 (5)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克隆、细胞培养 (6)①物种丰富 ②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 ③经济物种丰富 ④生态系统多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