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09上海卷,27)甲型N1H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
A.基因组变异过快
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答案 D
解析 病毒是专营性胞内寄生生物,缺少代谢必须的酶及场所,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在宿主细胞内借助宿主细胞的酶系统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12.(09上海卷,23)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的是 ( )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答案 A
解析 一种病毒表面往往有多种蛋白质分子,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11.(09上海卷,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
A.白化病 B.炭疽病
C.结核病 D.狂犬病
答案 D
解析 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二者都是细菌不是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10.(09广东卷,28)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多
选) ( )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答案 BCD
解析 病毒作为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A选项不对
9.(09重庆卷,4)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答案 B
解析 效应B细胞不能使靶细胞裂解;吞噬细胞不能形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不能释放白细胞介素,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直接判断选择支的正误。此题为容易题,识记类。
8.(09四川卷,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
伤作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A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T、B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C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7.(09广东理基,54)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
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答案 C
解析 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而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因此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6.(09浙江卷,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 B
解析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故选B。
5.(09全国卷Ⅱ,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 )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答案 C
解析 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故选C。
4.(09海南卷,7)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答案 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