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594  212602  212608  212612  212618  212620  212624  212630  212632  212638  212644  212648  212650  212654  212660  212662  212668  212672  212674  212678  212680  212684  212686  212688  212689  212690  212692  212693  212694  212696  212698  212702  212704  212708  212710  212714  212720  212722  212728  212732  212734  212738  212744  212750  212752  212758  212762  212764  212770  212774  212780  212788  447348 

6.(2009·上海卷)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

图1

表 培养基的组成

液体培养基
蛋白胨
牛肉膏
氯苯
氯化钠
硝酸铵
无机盐(无碳)
蒸馏水
Ⅰ号
10 g
5 g
5 mg
5 g


1 L
Ⅱ号


50 mg
5 g
3 g
适量
1 L
Ⅲ号


20-80 mg
5 g
3 g
适量
1 L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

    解析:固体培养基中除添加营养成分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如琼脂;细菌培养的基本过程:配制培养基(称量→溶化→溶化→调pH→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搁置斜面→接种→培养(25℃下5-7 d或37℃下24 h)。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基本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等,题中Ⅰ号培养基属于基本培养基,由于Ⅱ号培养基中的碳源仅是氯苯,因此,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Ⅱ号培养基中仅硝酸铵含有氮元素,因此,它是该培养基中的氮源。细菌的休眠体是芽孢。根据曲线图可知,氯苯浓度为20 mg/L时,菌体数量最先减少,最可能是由于氯苯被耗尽。

    答案:(1)琼脂 (2)先调pH,后灭菌 (3)通用(基本) 选择 硝酸铵 (4)芽孢 

(5)20 mg/L氯苯 碳源最早耗尽

试题详情

5.(2009·宁夏卷)(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器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进行清洗和__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识记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代谢特点,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规范和主要步骤。微生物的培养条件有适宜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温度、pH、渗透压(控制培养液的浓度)等。细菌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代谢旺盛、变异类型简单(主要是基因突变)等特点。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是贯穿实验整个过程中的内容,因此,对环境、生物材料、操作者双手等进行消毒,对培养基、接种环和培养仪器进行灭菌等是微生物实验中的常见操作。紫外线灭菌的原理是紫外线的高能量使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变性,即空间结构改变。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细菌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合适的稀释倍数是实验的关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依据菌落大小、形态、色泽等可以对细菌进行鉴定或分类。

    答案:(1)温度 酸碱度 易培养 生活周期短 (2)灭菌 消毒 损伤DNA的结构 

(3)比例合适 (4)鉴定(或分类) (5)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6)灭菌

试题详情

4.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

    解析: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有关知识。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氮源、碳源、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还需要特殊营养物质;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该过程一般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主要是营养和温度,因此培养微生物时除提供适宜的营养外,还要提供合适的温度;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该实验要设立空白对照,可以用无菌水代替样品来进行对照;在培养基中加入食盐可以选择耐盐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种培养基叫做选择培养基。

    答案:(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 无机盐 水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4)多 高  (5)盐(或NaCl) 选择培养基

试题详情

3.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成分
KH2PO4
MgSO4·7H2O
NaCl
CaSO4·2H2O
CaCO3
葡萄糖
纯淀粉
甲培
养基
0.02 %
0.02%
0.02%
0.01%
0.5%
0.5%
2%
乙培
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解析: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 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是有机物,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的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所以可用来分离培养自养型的自生固氮菌。

    答案:B

试题详情

2.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

    答案:C

试题详情

1.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理解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解析: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答案:B

试题详情

6.(2010·江苏调研)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请问:

    (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要配制标准液,即吸取 0.0 mL、0.5 mL、1.0 mL、2.0 mL、3.0 mL、4.0 mL和5.0 mL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4.5 mL氯化铵缓冲溶液和2.5 mL体积分数为60%的醋酸溶液,然后立即加入5.0 mL显色剂,最后加蒸馏水补足25 mL。

  Ⅱ.用样品处理液代替亚硝酸钠溶液做一个25 mL的样品显色管,15 min后与标准管对比。

    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为________。

  ②Ⅰ中0.0 mL比色管起________作用。

  ③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________。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④Ⅱ中为什么要15 min后对比?                      

    (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数据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在腌制过程中的第________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的第________天比较好。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2)①目测比较法 ②对照 ③C ④时间太短显色反应不彻底,会直接影响比色,最终影响实验结果 (3)不合理 应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实验组越多,数据越真实 (4)3 10 (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试题详情

5.(2010·潍坊模拟)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

    (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

    (5)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如何变化?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大营养,同时还需适宜的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泡菜制作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发酵原理,提供的新鲜蔬菜是它的培养基。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可产生大量乳酸,能抑制其他厌氧菌的生存;在有氧情况下,乳酸菌自身受抑制,不能进行乳酸发酵,使需氧菌繁殖而变质。乳酸菌生长繁殖需要消耗有机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种类的有机物。乳酸菌属异养厌氧型,培养基中应有碳源、氮源、特殊营养物质、水、无机盐五大营养,需要的培养条件主要有适宜的温度(28℃-30℃)、无氧环境,这样菌种才能大量增殖。

    答案:(1)消毒 (2)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缺氧环境;菜坛有裂缝,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繁殖,泡菜会变质 (3)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4)提供乳酸菌菌种 (5)有机物干重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加 (6)碳源 氮源 特殊营养物质  水 无机盐 适宜的温度 无氧环境

试题详情

4.请根据腐乳制作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在腐乳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变成了可口的腐乳。在此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腐乳加盐腌制的过程中,随着层数的增高而增加盐量,并且在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庭制腐乳,常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净的粽叶盘内,摆好豆腐块后,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将盘置于15℃-18℃的地方,大约5 d后,豆腐表面长满了白色的菌丝,粽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菌种   B.杀菌作用   C.吸水作用  D.没什么作用

    (6)下列因素中能影响腐乳风味的是________。

  ①豆腐含水量 ②盐的用量 ③香辛料的用量 ④酒的用量 ⑤发酵温度 ⑥发酵时间

    解析:(1)毛霉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毛霉具有成形的细胞核。(2)毛霉等微生物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分别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3)逐层增加盐量以利于上下层之间风味一致,瓶口处盐要铺厚一些,是防止杂菌污染。(4)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因为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5)粽叶的作用是提供菌种。(6)影响腐乳口味的因素有: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酒的用量、香辛料的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

    答案:(1)毛霉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蛋白酶和脂肪酶 (3)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4)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还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5)A (6)①②③④⑤⑥

试题详情

3.(2009·广东江门调研)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

    (1)很多家庭都会酿酒。

  ①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冷却到30℃后才能加药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如果时常开坛盖舀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____。

    (3)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往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至固体培养基上,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获得菌落后继续筛选,接种过程中接种环常采用________灭菌;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常用灭菌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①杀灭其他杂菌,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

  ②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 ③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2)毛霉等 培养基 (3)乳酸菌 制造缺氧环境 出现玫瑰红色 (4)平板划线法 灼烧 灭菌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高压蒸汽灭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