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595  212603  212609  212613  212619  212621  212625  212631  212633  212639  212645  212649  212651  212655  212661  212663  212669  212673  212675  212679  212681  212685  212687  212689  212690  212691  212693  212694  212695  212697  212699  212703  212705  212709  212711  212715  212721  212723  212729  212733  212735  212739  212745  212751  212753  212759  212763  212765  212771  212775  212781  212789  447348 

4、已知,则满足条件的点所形成区域的面积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3、有一矩形纸片,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任意折叠,使每次折叠后点都落

在边上,将的落点记为,其中为折痕,点也可落在边上,过

//于点,则点的轨迹为 (    )

  A.圆的一部分           B.椭圆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         D.抛物线的一部分

试题详情

2、若椭圆的离心率,右焦点为,方程的两

个实数根分别是,则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

A            B             C2             D

试题详情

1、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则有(   )

A    B    C =  D  不确定

试题详情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愈伤组织形成导管是芽的直接作用,还是芽产生的物质的作用,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1)愈伤组织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的特点,形成导管的过程称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的植物激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愈伤组织常用做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形成图示结果的物质是生长素,为了进一步验证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请仿照上述实验,提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愈伤组织是由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组成,具有一定的分裂能力,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下可以分化成根和丛芽,这一过程称为再分化。

    (2)愈伤组织具有分裂能力,而细胞分裂时D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3)要想证明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只需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用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代替芽,其他条件不变。

    答案:(1)高度液泡化 再分化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愈伤组织是一群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DNA在细胞分裂时结构最不稳定,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3)用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代替芽,进行实验

试题详情

2.(热点预测)下图是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途径1、2、3中①②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学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途径1形成的植物B的可能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植株B成熟时不可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到的培育过程,需要调控的植物激素至少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相同发育程度的植株C与植株E的性状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5)从植株A到植株C的过程属于________,从植株A到植株D的过程属于________。(均填生殖方式)

    (6)在相同条件和相同发育程度的情况下,植株D的表现型与植株A相同的可能性为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型能力考查题。(1)途径1、2、3中①②过程是把植株A的部分组织培养成一个植株的过程,则该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2)由途径1培养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和花粉粒中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一样,即:AB、Ab、aB、ab;由于植株B是单倍体,所以成熟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3)从到的过程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需要的激素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4)植株C是由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药壁细胞培育的,植株E是由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的叶肉细胞培育的,所以二者基因型相同;(5)植株A到植株C的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植株A到植株D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6)植株A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A__B__,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为

    A__B__的占9/16。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2)AB、Ab、aB、ab 减数分裂时因无同源染色体,因而无法进行正常联会,故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3)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 (4)相同 

(5)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6)9/16

试题详情

1.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________。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

    (3)两种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接种,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 ③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B过程都需要___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两种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主要因为其分裂分化能力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其中单核期是绝大多数植物花药培养的适宜时期。花药培养中常用的镜检方法为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在组织培养中常要加入一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培养的不同时期加入激素的比例不同,对于花药培养来说,还要加入赤霉素等激素。组织培养中要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因为一旦出现细菌或真菌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其要求除题目中提到的①③④⑤项外,还有工作人员即使戴上口罩,也不许说话、咳嗽等。花粉植株的产生也可以通过胚状体诱导而成。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所以当幼小植物形成后,需要光照。

    答案:(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单核 醋酸洋红法 (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C (4)胚状体 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5)光照

试题详情

9.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纤维素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产生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

    (1)写出实验步骤:

  ①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成两组,________。

  ②制备含有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比对照组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比对照组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获得纯净的高产菌株,需进行________或________操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刚果红染色法。(1)设计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且要得到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先进行诱变处理,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要经过筛选。实验分两组,实验组用诱变剂处理,对照组不进行处理。要检测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的能力,应用含纤维素的鉴别培养基,根据形成的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产酶能力的高低。整个过程中,注意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2)预期实验结果,诱变组和对照组相比,透明圈大小可能相同,可能较大,可能较小,所以需要分情况讨论,当然,真正想得到的是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即产纤维素酶能力强的菌株。(3)一般初次分离得到的都不是纯净的细菌,需进一步纯化培养,可通过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纯化培养。

    答案:(1)①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作为对照 ②纤维素 ③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到多个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未处理)的菌株,把它们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培养基用刚果红染色,观察记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情况 (2)①大 诱变育种获得了高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 ②相同 诱变育种没有使菌株发生变化 ③诱变育种获得了低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 (3)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

试题详情

8.(2009·广东广州六中月考)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如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________成分,并加入________,以补充________源。如果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至少要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不正确。

    (4)若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3,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________。

    答案:(1)平板划线 稀释 (2)NaNO3 尿素和葡萄糖氮、碳 伊红 美蓝 (3)甲同学只涂布了两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丙同学虽然涂布了三个平板,但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实验数据缺乏正确性。 (4)1.17×109

试题详情

7.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源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的微生物。

    (5)⑥为__________组,⑦为__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⑤→⑥采用________法,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富集培养的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可用于具有某种代谢特点的微生物,本题就是为了选择出能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该实验的培养基的碳源为对羟基苯甲酸;全过程包括筛选―→扩大培养―→纯化―→鉴定。

    答案:(1)选择培养基 对羟基苯甲酸 (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富集培养,选择出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3)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 (4)对羟基苯甲酸 (5)对照 实验 说明通过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6)单细胞挑取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打开皿盖挑取菌种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