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610  212618  212624  212628  212634  212636  212640  212646  212648  212654  212660  212664  212666  212670  212676  212678  212684  212688  212690  212694  212696  212700  212702  212704  212705  212706  212708  212709  212710  212712  212714  212718  212720  212724  212726  212730  212736  212738  212744  212748  212750  212754  212760  212766  212768  212774  212778  212780  212786  212790  212796  212804  447348 

7.(2009·广东六校联考Ⅱ)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答案:A

试题详情

6.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下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调节光圈 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标本

A. 甲→乙→丙→丁       B.戊→丁→乙→丙

C. 乙→甲→戊→丁       D.丁→戊→丙→乙

解析:图1为低倍镜物像,图2为高倍镜物像,由图1到图2因视野范围变小,必需先移动标本将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但一定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答案:B

试题详情

5.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物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解析:

选项
诊 断
结 论
A
使用显微镜步骤:对光(③④)-低倍观察(①②⑤)-高倍观察(⑧⑥⑦)
不正确
B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
正 确
C
对光时应先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不正确
D
使用显微镜应先对光
不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4.(2009·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Ⅰ)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解析:A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B、C、D三选项正确。

答案:A

试题详情

3.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遗传物质的相似性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而细胞的多种多样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C

试题详情

2.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解析:A、B、C三选项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但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

答案:D

试题详情

1.下列事件与人物不相对应的是( )

A.“跳蚤镜”是由荷兰人詹森制造的

B.詹森和罗伯特·胡克的发现开创了细胞研究的新领域

C.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薄片的死细胞

D.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的

解析:本题为生物史料题。荷兰人詹森制造了放大30倍左右的“跳蚤镜”,并没有看到细胞;罗伯特·胡克观察到了死细胞并为其命名,列文·虎克观察到了活细胞,这两个人的发现开创了细胞研究的新领域。

答案:B

试题详情

12.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技术是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____________的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_____中的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7)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每一种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需要将某一种B淋巴细胞大量克隆,但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而癌细胞(骨髓瘤细胞)可以在体外无限增殖。科学家将这两种细胞通过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将杂交瘤细胞分开培养,从中选育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进行体外大规模培养,从而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被广泛应用到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淋巴细胞都是由动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来的。杂交瘤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吸收的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的。

    答案:(1)动物细胞培养(微生物培养) (2)选择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灭活的病毒(5)在体外大量增殖 分泌特异性抗体 (6)骨髓 造血干 (7)主动运输

试题详情

11.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除去了________;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从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图中B为  ____________。

    (5)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__种(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解析:植物细胞融合前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杂种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成杂种植株;若培养动物细胞,一般取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效果很好。用经过免疫产生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廇细胞,它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5)小题的第一个空为3种细胞,原因是已限定了条件--“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则产生AA、BB、AB融合的3种细胞。若没有括号中所限定的这个条件,则至少有5种细胞形态,除上述3种外,还有未融合的A、B细胞。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细胞壁 电刺激、振动、离心 产生新的细胞壁 (2)植物组织培养(3)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胰蛋白酶 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杂种细胞融合 杂种细胞 (4)抗原 克隆(或细胞培养) 特异性抗体(或单克隆抗体) 骨髓瘤细胞(5)3 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培养 小鼠腹腔内增殖

试题详情

10.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和克隆羊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________。

    (2)图甲中②过程常在________诱导下完成,④过程与体外培养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克隆抗体能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_。

    (4)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全部像白面绵羊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过程的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良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核基因

    (6)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 )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D.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答案:(1)动物细胞培养 (2)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离心、振动、电激也可) 不需特定的培养基,不需严格的外界环境条件  (3)导向作用(或专一性强) (4)不是 卵细胞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也能控制某些性状 (5)D (6)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