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09晋江四校高三联考)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省,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薇甘菊入侵是破坏我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薇甘菊与被其覆盖的绿色植物间是竞争关系
C.薇甘菊在原产地没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薇甘菊泛滥是脱离原产地后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 B
9.(09晋江四校高三联考)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为5只。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 )
A.2000只 B.400只 C.200只 D.500只
答案 B
8.(09泰州高三联考)右图为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
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
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
没有表示出来
答案 D
7.(09泰州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一个种群中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
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答案 B
6.(09泰州高三联考)右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
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
中
答案 C
5.(09泰州高三联考)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答案 B
4.(09晋江四校高三联考)如果一个种群中存在着某一对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是50 % ,一段时间后,比例变化为5% 和95%。据此进行以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很可能能进行有性生殖
B.该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频率提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该种群中有95%个体表现出了更加适应环境的性状
答案 D
3.(09江苏三校高三联考)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错误的是(多选) ( )
地点 植 物 |
地点A(山脚) |
地点B(山腰) |
地点C(山顶) |
地点 非生 物因素 |
地点A(山脚) |
地点B(山腰) |
地点C(山顶)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 |
7 |
5 |
8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灌木 |
15 |
4 |
2 |
土壤的有机质/% |
6.5 |
3.8 |
2.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落叶树 |
20 |
5 |
0 |
土壤氨量/mgkg-1 |
9.4 |
4.5 |
2.3 |
A.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
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大
D.依据数据判断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答案 BCD
2.(09侯集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
答案 D
1.(09清远高三调研)图①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图②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答案 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