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就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5.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
B.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型愈小
C.个体体型的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米400只时最强烈
4.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
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
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
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
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16.(12分)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的两个小麦品种,这两对性状是完全显性。
(1)现要用最短时间培育出矮秆抗病植株纯合子,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其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育种过程首先将高秆抗病纯合子与矮秆不抗病纯合子杂交得F1,其基因型是________。
(3)将F1种下去,取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为了提高花粉诱导成功率,选择________花药作实验材料。对所选择的花药一般要通过进一步的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不易着色的花粉细胞核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________色。
(4)F1花粉基因型理论上有4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这些花粉都能长成植物体,这些植物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植物体称________,在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每种基因型的花粉细胞都有机会发育成植物体,如何对这些幼苗进行筛选,请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筛选出的矮秆抗病幼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纯合子品种。
解析:单倍体育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其育种过程可以简写为:DDTT×ddtt杂交,F1(DdTt)配子(DT、Dt、dT、dt)单倍体(DT、Dt、dT、dt)dT(矮秆抗病)秋水仙素诱导ddTT(纯合子)。在“选择”过程中,对于高矮性状可以通过目测筛选,对于是否抗病,则一般选择用病原体侵染的方法进行检测。
答案:(1)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2)DdTt
(3)花期早期的 醋酸洋红法 焙花青-铬矾 蓝黑
(4)DT、Dt、dT、dt DT、Dt、dT、dt 单倍体 有丝分裂
(5)在幼苗期用病原体进行感染,叶片出现病斑的即为不抗病品种,淘汰掉,剩余为抗病品种。这些小幼苗长大后对高矮进行目测筛选,淘汰掉高秆植株,剩下的矮秆植株即为矮秆抗病个体。
(6)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
15.(10分)(2010年南京模拟)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图甲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吲哚乙酸 |
0 |
3
ppm |
3
ppm |
0.03
ppm |
0 |
细胞分裂素 |
0 |
0.2
ppm |
0.002
ppm |
1.0
ppm |
0.2
ppm |
花芽生长状况 |
仍是组织切块 |
形成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
稍生长 |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________和[ ]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的调节([ ]内填序号)。
(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个体的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①]脱分化 [②]再分化 植物激素
(3)植物的茎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毒
(4)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吲哚乙酸的浓度
适当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吲哚乙酸的浓度和它们的比例
14.(10分)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叶、茎等器官中,根据人们的需要,有时要对纤维素进行相应处理。
(1)在生产果汁时为了解决果肉出汁率低的问题,人们使用________、纤维素酶等处理。
(2)目前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是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选育是纤维素酶的基础性工作,以下流程为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纯化过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个细菌―→发酵培养―→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①人们在筛选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相比,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添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纤维素分解菌能反复利用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它与普通酶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中属于上述技术得到的菌是( )
(5)下图中表示纤维素酶活性与pH变化的关系,若pH=m表示最适,在下列甲-丁中最可能表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上标出“m”的位置。
答案:(1)果胶酶
(2)①刚果红染色法 纤维素被分解后,就无法形成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②纤维素 刚果红
(3)固定化细胞 成本低,易操作,可以反复利用
(4)D
(5)
13.(10分)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 。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 ,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的加入。
(4)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①选择的实验材料最好是红萝卜还是白萝卜,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进行实验时分三组,除了实验材料的质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________相同。
答案:(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2)4∶1 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盐有灭菌、析出蔬菜中过多的水以及调味的作用
(3)调味料
(4)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检测是为了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5)比色法
(6)①白萝卜。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
②制作条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