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803  212811  212817  212821  212827  212829  212833  212839  212841  212847  212853  212857  212859  212863  212869  212871  212877  212881  212883  212887  212889  212893  212895  212897  212898  212899  212901  212902  212903  212905  212907  212911  212913  212917  212919  212923  212929  212931  212937  212941  212943  212947  212953  212959  212961  212967  212971  212973  212979  212983  212989  212997  447348 

15.(2010·黄冈调研)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细胞内的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B.细胞中各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大致相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生物膜的组成特点使得温度、pH等环境条件影响其流动性

D.分泌越旺盛的胰岛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解析:A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的强弱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活细胞的膜结构均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细胞内生物膜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且这些分子多数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细胞膜内分子的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这些分子的移动与温度、pH等环境条件有关;D正确: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为高尔基体膜,而高尔基体膜则因分泌小泡的形成而消耗,使高尔基体膜得以更新,因此,分泌蛋白形成越旺盛,高尔基体膜的更新越快。

答案:A

试题详情

14.(2010·四川模拟)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①具有双层膜 ②分解有机物、合成ATP ③利用气体和产生气体 ④消耗水并生成水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多种酶 ⑦含有丰富的膜面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两者在结构上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且线粒体通过内膜的凹陷扩大了膜面积,叶绿体通过囊状结构的重叠扩大了膜面积;两者都含有丰富的酶,虽然酶的种类有所差别;都含有DNA,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在功能上虽然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水作为反应物,并有水的生成,都有气体的消耗与释放,都能产生ATP,但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合成ATP,呼吸作用是通过分解有机物合成ATP。

答案:C

试题详情

13.(2010·杭州模拟)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

解析:蓝藻细胞中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植物细胞叶绿体中产生的ATP主要用于暗反应阶段。

答案:B

试题详情

12.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形成出芽小泡是内质网在结构上与其他生物膜相联系的惟一方式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主动运输中吸收Mg2+

D.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其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解析:支原体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但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不存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质网在结构上直接与细胞膜、核膜等相联系;叶绿体通过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故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

答案:D

试题详情

11.(2010·湖北八校联考)下列句子出自某报文章《一支“甲流”疫苗的“成长自述”》,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一枚枚鸡胚--处于孵化过程中的鸡蛋,是我成长的“土壤”

B.我在鸡胚里头快速分裂繁殖,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

C.工作人员用一种叫裂解剂的物质使我由一个完整的病毒分开成碎片,除去我身上的核酸

D.我需要在2℃-8℃的温度下避光保存

解析:通过培养甲流病毒,再对病毒进行灭活,如去除核酸,以取得衣壳或衣壳上的抗原决定簇作为疫苗,用于接种。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增殖,增殖的方式是复制、组装,而不是像细胞那样进行分裂增殖,故B选项错误,A、C选项正确。绝大多数疫苗在储存、运输的过程中须冷藏,冷藏的温度为2℃-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使疫苗的效力发生不可逆的降低,甚至失效,除冷藏外,还应避光保存,因为紫外线能损害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故D选项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10.(2010·江西九校联考)磁共振技术可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因为许多疾病会导致组织和器官内的水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象中反映出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是不一样的

B.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是不会改变的

C.组织发生病变,会影响组织内的化学变化

D.发生病变的器官,细胞代谢速率往往会发生改变

解析: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二者可以发生转化,所以功能可以改变。组织发生病变,会影响组织内酶的合成和特性,化学变化会改变。

答案:B

试题详情

9.(2010·和平区模拟)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E→G和G→B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T2噬菌体体内主要含有B、G、E三种成分

C.G→B和E→G的场所分别是核糖体和细胞核

D.鉴定B、E时都需要水浴加热

解析:首先判断出B、G、E分别是蛋白质、RNA、DNA。E→G和G→B分别是转录和翻译,碱基配对方式不相同。T2噬菌体体内主要含有蛋白质、DNA。翻译和转录的场所分别是核糖体和细胞核。鉴定B(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鉴定E(DNA)的试剂是二苯胺,需要加热。

答案:C

试题详情

8.(2010·南通三模)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表面有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甲型H1N1病毒基因的复制在宿主细胞中完成,其原料只有4种核苷酸

B.鉴定甲型H1N1病毒的蛋白质的试剂可用双缩脲试剂

C.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决定病毒的特异性

D.可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病毒

解析:所有病毒的基因的复制均在宿主细胞中完成,甲型H1N1病毒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含A、U、C、G四种碱基的四种核糖核苷酸。甲型H1N1病毒的RNA呈单链,复制时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引起变异。H系列和N系列是抗原决定簇,不同糖蛋白决定病毒的特异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通常选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活鸡胚培养流感病毒,而不能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

答案:D

试题详情

7.(2010·东北师大一模)化学诺贝尔奖得主米歇尔教授指出:“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某一特定的膜蛋白缺陷引起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80%的药物都是针对膜蛋白的,通过与膜蛋白结合而起作用,只不过有的药物是活化膜蛋白,而有的是使膜蛋白失活。”以下可能属于使膜蛋白失活实例的是( )

A.T淋巴细胞分泌物能够促进靶细胞的自溶裂解

B.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地塞米松能钝化机体的免疫反应

C.抗体“绑定”药物制作的“生物导弹”能有效地杀伤特定癌细胞

D.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尿液减少

解析:T淋巴细胞分泌物能够促进靶细胞的自溶裂解、“生物导弹”能有效杀伤特定癌细胞、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尿液大量减少都是通过细胞膜上膜蛋白的识别完成的。地塞米松能钝化机体的免疫反应,就是通过使细胞之间的识别出现问题实现的,属于使膜蛋白失活的实例。

答案:B

试题详情

6.(2010·北师大附中模拟)细菌中的蛋白质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肽链产物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图甲是一个分析细菌中的蛋白质的电泳结果图,“-”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破坏二硫键,“M”代表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图乙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结构图。根据图甲结果,图乙中哪幅图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蛋白质结构(注意:图乙中“-”代表二硫键)( )

解析:由图解可知,细菌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0,没加还原剂时电泳只有一条分离带,加入还原剂之后二硫键被破坏,电泳结果出现了两条分离带,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稍高于67,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所以可推测出该细菌中的蛋白质由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稍大于67的肽链和两条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的肽链构成,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