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研究长跑中运动员体内的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科学家选择年龄、体重相同,身体健康的8名男性运动员,利用等热量A、B两类食物做了两次实验。
实验还测定了糖和脂肪的消耗情况(图2)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显示,吃B食物后, 浓度升高,引起浓度升高。
(2)图1显示,长跑中,A、B两组胰岛素浓度差异逐渐 ,而血糖浓度差异却逐渐 ,A组血糖浓度相对较高,分析可能是肾上腺素和 也参与了对血糖的调节,且作用相对明显,这两种激素之间具有 作用。
(3)长跑中?肖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研究表明肾上腺素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图2,A组脂肪消耗量比B组 ,由此推测A组糖的消耗量相对 。
(4)通过检测尿中的尿素量,还可以了解运动负在长跑中 代谢的情况。
[解题思路]本题从题型上看属于图表类题目,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找准切入点,即把图表信息与课本基础知识建立联系,如本题中血糖浓度的变化与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有关;此类题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就情境做答,如在第(1)问中,由曲线不难看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胰岛素浓度也升高,同理第(2)和第(3)问也是如此。从涉及的内容上看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有机物的代谢及血糖平衡的调节,只要对课本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此题便不难做答。
[解答] (1)血糖胰岛素 (2)减小 增大 胰高血糖素协同 (3)高 减少 (4)蛋白质
2. 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可包括图中的①、④、⑤等过程,其中由①获得的氨基酸为 ,可通过 作用形成。
(2)图中过程②受 控制,直接以 为模板。假设合成的蛋白质由270个氨基酸构成,则最多有 种密码子参与了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编码过程。
(3)二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 。
(4)若链状蛋白质在过程④中彻底水解消耗了310个水分子,则至少可得 个氨基酸分子。
(5)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其主要原因是 。对于大多数人,若多吃糖类食物且运动少,则容易发胖,其主要原因是 。
[考场错解]略
[专家把脉]本题综合考查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1)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包括:①糖类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④自身蛋白质分解;⑤食物中摄取。其中⑤是体内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同时获得必需氨基酸。(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有64种组合方式,但只有61种密码子可以参与蛋白质的编码过程。(3)二氧化碳和水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产物。(4)当这个蛋白质只有一条链时,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数目为311个。(5)经消化吸收后的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可以形成糖类,使患者的血糖升高。糖类吃多了可以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导致发胖。
[对症下药] (1)非必需氨基酸氨基转换 (2)基因(或DNA) mRNA 61 (3)CO2和H20 (4)311(5)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糖类,使血糖升高 在人体内多余的糖类可转化为脂肪。
专家会诊
在同一细胞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糖类和脂质、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转化成脂肪,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糖类在人和动物体内能转化成氨基酸和脂肪,而脂肪在人体内不能转化成氨基酸(脂肪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能够转化成氨基酸)。生物实验和实例也证明: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如:把酵母菌放在含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脂质增加,个别高达干重的40%;北极熊冬眠后发现肥厚脂肪层变薄;用蛋白质饲喂患I型糖尿病的狗,发现有50%可转变成葡萄糖;用蛋白饲料喂动物,发现动物逐渐肥胖等,这些实验表明了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研究发现三者关系如下图
关系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可直接转化,⑨虚线表示可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但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考场思维训练
如右图表示动物体内糖类、蛋白质和脂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氨基酸完成②和④需要通过 作用。
(2)葡萄糖通过①转变成氨基酸时需要 化学元素,这种化学元素可以从氨基酸的 作用中获得。
(3)血糖主要来源是 。
(4)经过③和④转变成的脂肪大多储存在等处。
(5)一般来说,氨基酸的来源除①以外,还可来自于 。
(1)脱氨基作用 (2)氮氨基转换(3)肠道新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其他物质转化(4)皮下、腹膜、肠系膜 (5)从肠道吸收和自身蛋白质分解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对糖类、蛋白质、脂质代谢过程的有关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而且能理解这三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氨基酸转化成糖类和脂肪,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而其他物质要形成氨基酸,必须经过氨基转换作用。
探究开放题解答
综合问题一
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营养物质代谢
1.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①人体在禁食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中血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 和 。
[考场错解]①血糖浓度不变;血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下降;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肝糖原的分解。
[专家把脉]图文转换能力较差,不能准确地把图文符号转变为文字符号。作为坐标曲线题,其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就情境做答,答案就在曲线所携带的信息中。如Z,k.0-糖曲线中不难发现血糖浓度在进食初期基本不变,随后逐渐下降,然后又基本不变并趋于稳定;同理血游离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也不难从曲线中直接读出。而血游离脂肪酸的来源则要从课本基础知识着手,脂肪酸来自脂肪的分解。而第②和③问则直接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属于送分的题目,只要对课本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就可轻松做答。
[对症下药] ①禁食初期,血糖含量基本不变。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②来源: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去路:氧化分解。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2.A解析:氨基酸可写成 ,当脱氨基后,原来的氨基酸将分为两部分:某种有机酸和NH3;当某氨基酸发生氨基转换后,这个氨基酸将变为某种有机酸,同时使其他非氨基酸化合物转变为氨基酸。
命题角度四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1.D解析:血浆中的氨基酸可以直接从小肠绒毛吸收肠道内蛋白质分解成的氨基酸;可以由组织细胞内蛋白质分解而来;还可以通过组织细胞内氨基转换作用合成新的氨基酸。血液中没有蛋白质分解所需的酶,蛋白质在血浆中不能分解成氨基酸。
2 下列哪项分别属于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换作用的实例
①苏氨酸→丁酮酸+NH3
②谷氨酸→氨基丁酸+C02
③谷氨酸+丙酮酸→酮戊二酸+丙氨酸
④谷氨酸+NH3→谷氨酰酸+H2O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人体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儿童、少年、孕妇及大病初愈的人食物中更应该含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供给不足,会导致婴幼儿、儿童和少年的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成年人则容易疲倦,体重下降,肌肉萎缩,浮肿,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形成“大头娃娃”的原因就是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造成的。
蛋白质虽然可以转化成脂肪和糖类,但它本身既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转变而来(糖类和脂肪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不能生成必需氨基酸),也不能贮存体内,每天还要消耗一定量的蛋白质。
(2)合理选择搭配食物,满足人体对各种氯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考场思维训练
1 下列有关血浆中氨基酸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从小肠绒毛吸收来的
B由组织蛋白质分解来的
C.由组织细胞不断合成进入血浆
D蛋白质在血液中分解形成的
2. 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
(1)氨基转换作用(转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的氨基被转移到其他化合物上,形成新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这样能使食物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变成含量较少的氨基酸。氨基转换作用可用下式表示:
酸+新的酮酸,如:酸+丙酮酸
(2)脱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是指氨基从氨基酸上脱下成为NH3的过程。以后氨在肝脏中再进一步形成尿素等,排出体外。
氨基转换和脱氨基两种作用,是动物对氨基酸的两种利用情况。
1.氨基酸的来源和去向,其变化过程概括如下图所示:
2. 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性食物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 B.儿童和病愈者的膳食应以蛋白质为主 C.三大营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能量来源和贮存物质 D.胰岛素缺乏时,可能出现高血脂[考场错解]C[专家把脉]对蛋白质代谢的特点了解不透,三大有机物中糖类和脂肪能够储存,而蛋白质不能储存;动物性食品所含氨基酸的种类要比植物性食品全面;人体胰岛素含量低时可能会导致高血糖或糖尿病;小孩和刚病愈的病人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
[对症下药] B
专家会诊
蛋白质代谢中,一方面要弄清氨基酸的来源和去向:另一方面要注意脱氨基作用和转氨基作用异同点。
1. 如右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只能获得必需氨基酸,不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
B.④过程是氨基转换作用.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C.⑤和⑥过程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形成
D.②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③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考场错解]A
[专家把脉]对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不清楚,非必需氨基酸既可v;t,gk体外摄取,)k,-s1-以在体内合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代谢有关问题。要注意区别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的不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来源和生成途径。
[对症下药]BC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