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D解析:由图知甲岛上鸟种类多,而两岛鸟类总数差不多。乙岛上鸟类种类少种群内个体数多,乙岛上种内斗争激烈,甲岛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稳定性强。
6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试推断:
项 目 |
甲型叶 |
乙型叶 |
表面积(mm2) |
292 |
144 |
体积(mm3) |
64 |
63 |
表皮厚度(pm) |
14 |
24 |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4.C解析:结合图和题意,可知这两种生物为竞争关系。
5 在海洋中,由于火山活动出现了甲乙两个大小相仿的新生岛。此后数百年,两个岛上鸟类种类与个体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岛比乙岛鸟种类多,而两岛鸟类总数差不多
B.乙岛上鸟类种内斗争最激烈
C.甲乙两岛相对而言,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的是甲岛
D.甲乙两岛相对而言,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的是乙岛
3.C解析:菊花为短日照植物,使其在夏季开花,应适当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4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A_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2.D解析:在海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线逐渐减弱,所分布的植物种类也有差别,这是光谱成分不同造成的。
3 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B.适当提高温度 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D.适当多浇水
1.B解析:鱼类洄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2 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深度的海水
A.温度不同 B盐度不同 C.含氧量不同 D.光谱成分不同
2. 在1-5号五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100毫升的水(井水)和0.05克胨(多肽物质)作为培养液。把瓶口封闭后放在高温下灭菌处理。冷却后,在1号瓶内放人草履虫,2号瓶内放入小球藻,3号瓶内放入某种细菌。结果l、2号瓶内的草履虫与小球藻不能繁殖。3号瓶内细菌个体数变化如图A所示,4号瓶内同时放入草履虫与细菌,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图B所示。5号瓶内同时放人等量的细菌与小球藻,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图C所示。以上实验是在25℃,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1、2、3号瓶内实验结果,瓶内 不能被草履虫与小球藻利用,而能被细菌利用,这是因为细菌具有 的酶。
(2)根据A图说明细菌个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
(3)根据B图判断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属于 。
(4)根据C图判断细菌与小球藻二者的关系是 ,它们能不断增加个体数的原因是 。
[解题思路]结合l-5号五个三角瓶中的培养液成分与放入的生物种类,可知细菌具有水解多肽的酶,结合图B、图C可知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为捕食关系,细菌与小球藻的关系为互利共生关系。
[解答](1)胨水解多肽(2)开始阶段,营养充足,条件适宜,细菌迅速繁殖,随着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pH变化等,细菌繁殖速率下降,细菌数目达到最大值,最后,营养物质耗尽,代谢产物过度积累,细菌大量死亡,数目减少。 (3)捕食 (4)互利共生 细菌分解有机物为简单无机盐提供给小球藻,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提供给细菌。
规律总结
运用比较法和图表法。如把种间关系中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概念、特点、区别图示(曲线)进行比较。
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
1 在下列实例中,哪一项不属于光的生态学效应
A.雁等候鸟的迁徙 B.鱼的洄游 C.藻类在水中的分层 D.美洲兔的夏毛为褐色,冬毛为白色
1.如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人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人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两种草覆虫之间又构成 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和 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
(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
[解题思路]正确理解曲线是解题的关键。(1)两种草履虫都以枯草杆菌为食,所以草履虫与枯草杆菌的关系是捕食,两种草履虫之间是竞争;(2)依据曲线变化情况,可以看出C曲线上升时,A曲线则下降,说明两者是捕食关系,A曲线种群数量大于C曲线,说明A曲线表示枯草杆菌,而C曲线则是以枯草杆菌为食的大草履虫;(3)B曲线从半途画起,表示双小核草履虫过一段时间才加入,当它一出现,C曲线即逐渐下降直至为零。说明在两种草履虫的竞争关系中,大草履虫因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双小核草履虫为胜者,替代了大草履虫,故图中B曲线代替了C曲线,即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解答](1)捕食竞争
(2)枯草杆菌 双小核草履虫
(3)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导致枯草杆菌减少
(4)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枯草杆菌),前者占优势,后者逐渐被淘汰
2. 分析下图A和B。其中图A表示两类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率(光合作用达到100%时,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率达到最大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B表示这两类植物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情况。据图分析回答:
(1)光照强度在1%-5%范围内,生活比较好的是植物;在光照强度达90%以上时,生活比较好的是 植物。
(2)在水深为O的水面,海滩硅藻种群密度未达到最大值,原因是 。但是在水深10 m的范围以内,海滩硅藻的种群密度可以达到最大值,这是因为 。
(3)近海浮游植物的密度最大处位于 处。该处太阳辐射为 %。
(4)两类植物相比较,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的是 。
[解题思路] 由图得知光照强度在1%-;%和大于90%时,海滩硅藻光合作用率高,生活得较好;水深不同,光照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解答] (1)海滩硅藻 海滩硅藻 (2)海面光照较强,对硅藻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水深10 m内,光照强度减弱,适于海滩硅藻进行光合作用(3)1 5 m 20(4)海滩硅藻
规律总结
识记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培养识图能力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综合问题二
间关系与种群数量变化知识的综合应用
1. (一)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 ‘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 。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 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 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决定。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二)略
[解题思路]看图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湿度某种昆虫的种群数量不同,相同湿度下不同的温度时该种昆虫的种群数量也不同。不同的温度下各有各的最适湿度,不同的湿度下各有各的最适温度;看来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生态因子的作用。种群增长公式N-Nnλr
[解答]①减少,另一个生态因子,综合作用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③1.69No
2.A解析:在自然条件下,各种生态因素在任何时候都是同时且共同发挥作用,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起关键作用(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不同,如果环境出现变化,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会随着改变。
探究开放题解答
综合问题一
光、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新陈代谢等知识间的联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