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873  212881  212887  212891  212897  212899  212903  212909  212911  212917  212923  212927  212929  212933  212939  212941  212947  212951  212953  212957  212959  212963  212965  212967  212968  212969  212971  212972  212973  212975  212977  212981  212983  212987  212989  212993  212999  213001  213007  213011  213013  213017  213023  213029  213031  213037  213041  213043  213049  213053  213059  213067  447348 

6.(2010年北京海淀区抽查)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D.该杂交瘤细胞株的增殖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解析:选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需要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或物理因素来诱导,氯化钙不能作为诱导剂,氯化钙的作用是在基因工程中用于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便于重组质粒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

试题详情

5.由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

B.“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

C.“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解析:选C。“生物导弹”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来寻找目标,而弹头则起到消灭目标的作用。

试题详情

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下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有(多选)( )

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解析:选BCD。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癌细胞的数量比正常细胞显著增多,因此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不相同。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影响很大,而对癌细胞影响不大,因此在培养基中补充血清对正常细胞的培养有利,而对癌细胞的培养,有无血清其结果都一样都是快速增殖。

试题详情

3.(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解析:选D。本题综合考查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物理(电刺激、振荡、离心)和化学的方法既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也可促进动物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常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经克隆后生成的细胞群可产生单克隆抗体;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是甲乙两品种染色体数之和,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是甲乙两品种配子染色体数的和。

试题详情

2.(2008年高考上海卷)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得到杂交瘤细胞,再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

试题详情

1.(2009年高考浙江卷)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CO2培养箱

B.都需要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选C。不管是动物细胞培养还是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一个外界条件就是都要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此外,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其中的碳源是葡萄糖,培养液中还需要加入一定的动物血清或血浆,其气体环境是95%空气+5%的二氧化碳,以维持培养液的pH;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其碳源为蔗糖,在组织培养的脱分化阶段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而再分化过程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动物细胞培养就是细胞的增殖,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而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试题详情

10.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依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

答案:(1)水 (2)物种多样性原理 自动调节能力

(3)防风固沙 物种多样性

试题详情

9.下图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桑、蚕、气、鱼”新型农业结构。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这种“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较为理想,其理论根据是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微生物的呼吸类型有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如酵母菌)三种。试分析这三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沼气池中的消长规律。

答案:(1)桑树 (2)桑→蚕 (3)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沼气发酵的开始阶段,好氧型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大量活动和繁殖,但随水中氧含量的下降,好氧型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而兼性厌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好氧型微生物大量死亡,而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

试题详情

8.江苏某县地处水乡,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是当地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请分析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部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农业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农业生态系统为何能提高经济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看,该农业生态系统比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不易发生虫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出两种根据生物学原理防治害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桑等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蚕、禽、畜

(2)粪便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

(3)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投入)

(4)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营养结构较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天敌防治、激素防治、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

试题详情

7.下图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      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矿区恢复工程体现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首先因土壤水肥状况差,压实土地,制造表土,其次选择种植适合生长的树、草进而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案:(1)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