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887  212895  212901  212905  212911  212913  212917  212923  212925  212931  212937  212941  212943  212947  212953  212955  212961  212965  212967  212971  212973  212977  212979  212981  212982  212983  212985  212986  212987  212989  212991  212995  212997  213001  213003  213007  213013  213015  213021  213025  213027  213031  213037  213043  213045  213051  213055  213057  213063  213067  213073  213081  447348 

14.(2009年高考上海卷)图1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A-D代表激素,①-④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下丘脑在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图1中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

(2)饥饿状态下,导致血糖升高的神经调节过程是:低血糖刺激下丘脑,一方面引起________的反射性兴奋,并由神经调节肝脏的代谢;另一方面经由________,促进________和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B和C,以协同升血糖。

(3)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2。

1)开始时的30 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________方式被吸收入血液。30 min后,在较高浓度________的调节下,肝细胞内的反应过程________(填图1中的数字序号)显著加强,使血糖恢复正常。

2)图2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两方面的差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肥胖是导致________的危险因素。

解析:(1)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从而促进水分的重吸收。(2)血糖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调节中枢在延髓,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3)1)一次性口服足量葡萄糖溶液,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后,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血糖在肝细胞内转变为肝糖原,而降低血糖浓度。2)据图2中曲线可知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胰岛素分泌量比非肥胖者多,可知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易患2型糖尿病。

答案:(1)抗利尿激素 (2)延髓糖中枢 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 (3)1)主动运输和扩散 胰岛素 ①、③ 2)两者血糖浓度的变化基本相同;肥胖者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非肥胖者 2型糖尿病

试题详情

13.(2010年临沂质检)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  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的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的作用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主要的靶器官是________,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________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答案:(1)反馈 (2)b 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立毛肌 (3)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4)拮抗 肝脏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防卫、监控和清除

试题详情

12.(原创题)2009年11月,全国大范围内降雪,人们在匆匆换上冬装的同时,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A.体温下降,酶的活性下降

B人们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C.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D.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

解析:选C。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比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流经体表的血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另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但总的来说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

试题详情

11.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是A→B→C→D→E,因此应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血糖平衡调节过程通过A→C→D→E及A→B→C→D→E,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调节过程为A→B→E,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肾上腺素参与,应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试题详情

10.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能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解析:选C。由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控制作用,如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对激素的分泌有控制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受下丘脑的调节,也可以受血浆中血糖浓度的调节,但不受垂体的调节;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内分泌腺,而不是图中的组织。

试题详情

9.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惶失措,争相走避,这时人体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②心跳、呼吸频率加强 ③高级神经中枢高度兴奋 ④机体耗氧量增加

A.只有一项正确      B.只有二项正确

C.只有三项正确      D.四项都正确

解析:选D。发生火灾时,人体启动应激反应机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呼吸加快加强,机体代谢活动加快,耗氧量增加。

试题详情

8.若下图甲、乙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率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有关,也可能与甲有关

解析:选C。甲图中,由细胞1到细胞2的信息传递,需要血液的运输,这种调节属于激素调节;乙图中的调节由神经细胞参与完成,是神经调节。细胞2接受并识别激素信息与细胞4接受并识别递质信息,都要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来完成,故A说法正确。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相比,反应速率快,故B说法正确;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垂体细胞,故C错误。体温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试题详情

7.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图中X、Y、Z、W(W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正确的是( )

A.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

B.Y表示肾上腺

C.Z表示骨骼肌

D.W表示效应器

解析:选D。X表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Y表示骨骼肌,骨骼肌产热为物理调节方式;Z表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促进代谢加快,属于代谢方式调节。W为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试题详情

6.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 g葡萄糖后,在180 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B.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

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解析:选B。该题考查了人体内血糖的平衡调节,从血糖的来源可知,口服葡萄糖后30 min内血糖上升的主要因素是肠道的吸收。a的血糖浓度始终较高,很可能为糖尿病患者,b在120 min后血糖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被氧化分解,d体内血糖浓度一直处于很低水平,很可能是高胰岛素血症患者。

试题详情

5.下列几种与血糖有关的激素中,哪一项是升高血糖的激素(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解析:选B。人体中可以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有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此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也可以促进代谢,间接地使得血糖浓度得以提高。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所以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往往会因为血糖浓度过高而诱发糖尿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