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2889  212897  212903  212907  212913  212915  212919  212925  212927  212933  212939  212943  212945  212949  212955  212957  212963  212967  212969  212973  212975  212979  212981  212983  212984  212985  212987  212988  212989  212991  212993  212997  212999  213003  213005  213009  213015  213017  213023  213027  213029  213033  213039  213045  213047  213053  213057  213059  213065  213069  213075  213083  447348 

5.(2008年高考四川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选B。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试题详情

4.(2008年高考海南卷)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解析:选B。食藻类浮游动物和藻类构成捕食关系,藻类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减少,可构成负反馈;当排入污水后,浮游动物死亡,加剧了污染,又导致更多的浮游动物死亡,直到所有动物全部死亡,这属于正反馈。

试题详情

3.(2009年高考天津卷)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据图分析可知,气候发生变化,甲生态系统的种群类型数量变化幅度比乙生态系统小,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比乙强,①正确;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至极低,其后由于气候条件逐渐适宜,群落经次生演替,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所以①④正确。

试题详情

2.(原创题)“国宝”大熊猫虽然性情温顺,行动迟缓,胆小如鼠。但是,在野生环境中,无论是人还是其他一些大型动物都很难找到它,即便是专门的野生动物考查人员,也是如此。然而,它却能在2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人或其他动物,进而逃避保生。它发现人类或动物的依据可能是( )

A.声音  B.颜色

C.气味  D.地表的振动

解析:选C。人和动物各自均有特殊的气味,它可以随空气向远处传播,这在生态系统中是一种化学信息,若大熊猫的嗅觉较为敏感,即可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人和动物,故C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1.(2008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信息传递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二是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种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试题详情

7.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_____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部位d受损。

解析:本题以结构模式图的方式,综合考查动物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示、获取信息、理解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从题干可知a、b、c所代表的含义,再由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才能发生,且神经冲动的传导是有方向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经分析和综合后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因此,第(1)题所叙述的情形,刺激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根据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可知,刺激骨骼肌,放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是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的。

答案:(1)不属于 (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试题详情

6.(原创题)据刊登在2009年9月4日的《细胞》杂志封面文章报道,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发育形成神经网络的过程中,大量的神经元必须迁移到正确的位置并与周围神经元构成复杂的突触连接,一旦该过程出错,则会导致各种神经障碍。下列关于突触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突触上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C.前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总能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D.在突触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解析:选C。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以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试题详情

5.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解析:选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是单向传递的,所以依图可确定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传导方向从A端到B端。刺激E点,兴奋不能传到D点,若再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答案:D

试题详情

3.(2010年西安市高三质检)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B.神经细胞含有DNA的膜性细胞器是②

C.图中③所指的结构是突触且共有5个

D.图中④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选C。本题考查神经细胞的亚显微结构。①实质是细胞膜,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②为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只有线粒体含少量DNA。③是突触小体。④是细胞核,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