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2009年高考北京卷)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解析:选B。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激素,不是蛋白质。吲哚乙酸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常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色氨酸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原料,经一系列酶催化可以生成吲哚乙酸,过量的色氨酸不会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1.(2009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乙烯
解析:选A。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发育。
15.(创新探究)根据所给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和用具:酵母菌母液、蒸馏水、无菌水、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1 mol/L硫酸溶液、烧杯、试管、滴管、量杯、漏斗、1 mL刻度吸管、标签、玻璃棒、酒精灯、pH试纸、天平、计数板、恒温箱、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探究思路:
(1) 设计对照实验。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液/mL |
温度/ ℃ |
A |
10 |
|
0.1 |
28 |
B |
10 |
|
0.1 |
5 |
C |
|
10 |
0.1 |
28 |
(2)实验操作:培养液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计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问题探讨: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加,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结束。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趋势图绘制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③A组培养的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否呈“S”型?为什么?
解析:A组温度适宜、营养充分,酵母菌种群增长依次经历调整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B组温度太低,虽然营养充分,但酵母菌难以增殖。C组温度适宜,但无营养供应,酵母菌不仅不能增殖,反而会逐渐死亡。由于培养液成分一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的酵母菌最终会因营养耗尽而减少以至死亡。
答案:(3)①探究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增长的影响
②曲线如下图所示
③否。曲线大体可分4个阶段,首先是调整期,接着是对数期(快速增长期),然后是稳定期(种群大小保持稳定),最后是衰亡期(种群逐渐衰退);其中前两个阶段类似“J”型曲线,而前三个阶段大体呈“S”型曲线。
14.右图表示的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该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 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 和 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 ,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此曲线方式增长。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 的影响。在与其他种群关系之间受限制的因素如被 和进行 等。因此,种群数量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点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 。
答案:(1)a 食物资源 空间资源 种内斗争
(2)阳光、温度、水 捕食 竞争 0
13.如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A和种群B未来个体数量的变化趋势是:A ,B 。
(2)假如种群B是某种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特别保护哪一年龄段上的个体? 。
(3)如果有一种外来生物入侵,并以种群C的幼体为食,这将使种群C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请在空白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这种变化。
答案:(1)越来越多 越来越少 (2)幼年 (3)如下图:
12.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解析:选D。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捕捞,使更多的幼体能够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这样既能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又能维持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网眼的大小并不能改变性别比例。
1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解析:选C。蔓生或丛生植物较难计数,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高等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能大体反映种群数量变化,更好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
10.如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值固定不变
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答案:C
9.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解析:选D。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阻力,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当达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即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的增长率为零;当种群自身密度过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影响种群的增长,故前三项均正确。在种群的“S”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是逐步降低,故D项错误。
8.(2010年汕头高三模拟卷)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
年份 |
种群 数量 |
捕捉标志数 |
第二次 重捕数 |
重捕个体中 的标志数 |
1990 |
50 |
|
|
|
1991 |
80 |
|
|
|
1992 |
|
80 |
80 |
16 |
1993 |
|
80 |
80 |
8 |
1994 |
|
80 |
80 |
10 |
1995 |
|
80 |
80 |
13 |
那么1990年-1995年该鸟类种群的生长曲线是( )
解析:选C。设每年种群数量为N,捕捉标志数为x,第二次重捕数为y,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为z,则根据公式N∶x=y∶z,计算出1992-1995年种群数量分别为N92=400只,N93=800只,N94=640只,N95=492只。根据计算出的数量描点画图即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