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原创题)吞噬细胞是我们机体的重要的“防卫”战士。它既可以吞噬“消灭”侵入我们体内的细菌、病毒,又可吞噬“消化”我们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变性的细胞。它们的这种“消灭”和“消化”作用是在哪里完成的( )
A.细胞质基质 B.溶酶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解析:选B。溶酶体是吞噬细胞等具有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其内含有能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等多种物质的水解酶,而细菌、病毒,人体衰老、死亡和变性的细胞正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故吞噬细胞的“消灭”和“消化”作用均是在溶酶体内完成的。
15.(创新探究)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光线比较容易通过溶液,溶液会逐渐变澄清,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变澄清的速率判断红细胞溶血速率,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率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率。
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
材料用具: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笔。
(1)实验步骤:
①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结果及结论的预测。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应从实验目的入手,找到实验变量是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0.3 mol/L的甘油溶液,在安排实验自变量的基础上,控制好无关变量,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时,首先应判断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再组织语言作答。
答案:(1)②分别量取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的甘油溶液各10 mL,葡萄糖溶液注入A试管中,甘油溶液注入B试管中 ③分别量取1 mL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澄清所需的时间
(2)如果A试管内溶液变澄清所用的时间少于B试管,说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比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快;如果A试管内溶液变澄清所用的时间多于B试管,说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比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慢;如果A试管内溶液变澄清所用的时间等于B试管,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相同
14.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素吸收的问题。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下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下图:
① 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②表示丁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解析:(1)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主要由根细胞有氧呼吸提供,而其有氧呼吸所需糖类等有机物由植物地上部分提供,且地上部分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甲瓶中既有O2,又有地上部分,因此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最旺盛,溶液中K+迅速下降,对应图D;丁瓶中既无O2,又无地上部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最弱,植株存活时间最短,对应图B。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要需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图中甲瓶和乙瓶的单一变量为O2,丙瓶和丁瓶的单一变量为O2,因此可通过甲、乙或丙、丁来验证。
(3)植物地上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等能源物质,可经筛管运输到根部,为根部的细胞呼吸提供能源物质(糖类等),图中甲瓶和丙瓶或乙瓶和丁瓶中的单一变量都是地上部分的有无,因此可通过比较甲、丙或乙、丁的现象得出结论。
(4)甲瓶中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蒸腾作用旺盛,随蒸腾作用进行,瓶中水分大量减少,且根对矿质元素和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根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不成比例,导致溶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失水萎蔫。
答案:(1)①D ②B (2)主动运输 甲、乙(或丙、丁)
(3)能源物质(糖类等有机物) 甲、丙(或乙、丁)
(4)因蒸腾作用失水,培养液浓度增高,大于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所以根毛细胞不能吸水
13.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 Ma(填大于、等于、小于),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 ,由 (填数字)组成。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 Mb(填大于、等于、小于)。
(3)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开始时Ma>MA,达到平衡后,由于水柱的压力,使水分子从漏斗进入水槽,所以,MA依然小于Ma,这样才能使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达到动态平衡。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2)由于开始时蔗糖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蔗糖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3)图2细胞有大液泡,已高度分化,不能分裂,所以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染色体。
答案:(1)小于 原生质层 1、3、5 (2)等于 (3)不能 鳞片叶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
12.将等量的NH4+、PO43-、K+、Ca2+共同置于500 mL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
项目 |
H2O |
NH4+ |
K+ |
Ca2+ |
PO43- |
减少量 |
0% |
83% |
72% |
97% |
84% |
下列分析与解释正确的是( )
①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说明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②四种离子都减少,说明根对这些离子都有吸收
③根对四种离子的吸收量有差异,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④Ca2+比K+明显减少,说明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比运输K+的载体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都正确
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对于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离子浓度大量变化,水分含量前后相对不变。而矿质元素只有在离子状态才能被水吸收,因此,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1.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
解析:选C。水稻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在此过程中,要消耗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还需要水稻根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因此在一定范围内K+吸收量随呼吸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K+吸收量达到一定值后就不再随呼吸强度的增加而变化了,这时受到的限制因素是膜上载体的数量,当运载K+的载体饱和时,K+的吸收量便不再增加了。因此该题答案为C。
10.右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解析:选D。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ATP。A、B点是在同等氧浓度下得到的,ATP相同,其差异只能是因为相应载体数量的不同。B、C点的差别则是由于氧浓度不同造成的,因而影响因素是呼吸作用强度。
9.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测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够
解析:选C。洋葱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染色体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因此观察不到。
8.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
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
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选B。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证明②、③,说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从而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因死亡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全透性。另外还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
7.如果下图装置中A、B、S、V代表植物的根、导管、筛管和叶,这4个字母代表的结构依次是( )
A.根、叶、筛管和导管 B.叶、根、筛管和导管
C.根、叶、导管和筛管 D.叶、根、导管和筛管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