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2010·福州质检)若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
失水或吸水
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
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
解析: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当溶液浓度甲=乙时,水分子仍可进行扩散,所以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D
4.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⑤内存在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首先要识别图中的生物:①为衣藻,②为草履虫,③为变形虫,④为细菌,⑤为蓝藻。其次应知道:衣藻、草履虫、变形虫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核膜、核仁;细菌和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变形虫伸出伪足及其摄食等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⑤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其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只存在光合色素,在细胞质中的类囊体上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3.(创新预测)比较某哺乳动物的胰腺细胞、神经细胞、浆细胞,三者 ( )
A.细胞核中DNA含量差别较大
B.细胞中mRNA、蛋白质种类相同
C.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差别较大
D.都具有分泌功能
解析:哺乳动物的胰腺细胞能分泌消化酶,神经细胞能分泌释放神经递质,浆细胞分泌产生抗体,故D正确。三种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核DNA含量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出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三种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基本相同,数量有差异。
答案:D
2.(经典题)下图是一种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前后过程中不可能发生 ( )
A.一定条件下,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mRNA由细胞核到达核糖体
C.合成血红蛋白
D.线粒体参与过程
解析:图示过程是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分泌蛋白的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来实现的,消耗能量。血红蛋白不是分泌蛋白。
答案:C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第二讲 细胞的基本结构
1.(创新预测)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
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
很可能是 ( )
A.人的白细胞 B.鸡的红细胞
C.蛔虫的体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解析:生物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骨架的。实验的现象表明该细胞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与其他三个真核细胞不同,除了细胞膜外,没有核膜、细胞器膜。
答案:D
9.(探究创新)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
第二步 |
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水浴保温5 min |
第三步 |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预测: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糖。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原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但不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被水解为还原糖。(3)此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设计。分析该实验的题目是“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1)还原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条件 (2)土豆不含淀粉酶 (3)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第二步: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 沸水浴加热2 min
实验结果预测: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液体为砖红色
8.(高考变式)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构成了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三种化合物分别是: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X在血液中的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饭后半小时它的浓度升高,此时分泌较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与此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X被小肠细胞吸收,用●表示X的分子,用―→表示其进出的方向和途径,请在图中表示出这种跨膜运输方式。
(4)黄豆是豆腐制作的原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检测黄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浸泡过的黄豆、清水、豆浆机、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0.05 g/mL的CuSO4溶液,试管、量筒、试管架、大小烧杯、滴管。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豆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观察试管内出现的颜色变化。
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葡萄糖提供。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2)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与之具有拮抗作用的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3)葡萄糖进出小肠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其特点是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可以完成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运输。(4)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双缩脲试剂的用法:先向待检样液中滴加1 mL0.1 g/mL的NaOH溶液振荡摇匀,再滴加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
答案:(1)葡萄糖 蛋白质 磷脂 (2)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如图
(4)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步骤:①在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一定量的水,研磨,倒出豆浆
③向试管内注入1 mL 0.1 g/mL的NaOH溶液,摇匀 ④向试管内注入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
结果预测和分析:如试管内出现紫色反应,则说明黄豆中含有蛋白质;如不出现紫色反应,则说明黄豆中不含蛋白质
7.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解析:第一个图表示DNA分子的部分结构,其中的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碱基。第二个图中的④是R基,⑤是肽键,不含有S元素,因此S元素一定存在于R基中。
答案:A
6.(2009·菏泽三模)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表面有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甲型H1N1病毒基因的复制在宿主细胞中完成,其原料只有4种核苷酸
B.鉴定甲型H1N1病毒的蛋白质的试剂可用双缩脲试剂
C.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决定病毒的特异性
D.可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病毒
解析:所有病毒的基因的复制均在宿主细胞中完成,甲型H1N1病毒RNA的基本组
成单位是含A、U、C、G四种碱基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甲型H1N1病毒的RNA呈单链,复制时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引起变异。H系列和N系列是抗原决定簇,不同糖蛋白决定病毒的特异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通常选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活鸡胚培养流感病毒,而不能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
答案:D
5.(2010·人大附中模拟)细菌中的蛋白质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肽链产物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图甲是一个分析细菌中的蛋白质的电泳结果图,“-”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破坏二硫键,“M”代表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图乙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结构图。根据图甲结果,图乙中哪幅图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蛋白质结构(注意:图乙中“-”代表二硫键)( )
解析:由图解可知,细菌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0,没加还原剂时电泳只有一条分离带,加入还原剂之后二硫键被破坏,电泳结果出现了两条分离带,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稍高于67,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所以可推测出该细菌中的蛋白质由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稍大于67的肽链和两条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的肽链构成,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