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肌肉细胞积累K+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D.液泡中能积累大量离子是由于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4.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D.1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钠类化合物可严重破坏人体细胞中线粒体的结构。若过度饮用碳酸饮料,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受到影响的是 ( )
A.染色体的复制 B.有氧呼吸
C.脂类物质的合成 D.小肠吸收甘油
2.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 ( )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
1.下列过程与细胞呼吸原理无关的是 ( )
A.生产味精 B.摘心增产 C.中耕松土 D.地窖贮存
8.(12分)葡萄生长需要强光照、适宜温度,春季大棚中的弱光、低温条件影响其生长。科研人员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研究葡萄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为葡萄的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挑选长势相同、具有5-6片真叶的某种葡萄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在常温25℃、低温15℃及5℃的环境中培养8天,然后恢复常温培养4天。
②在培养的0、2、4、6、8天和恢复常温培养的第2(R2)天、第4(R4)天,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测定。
③记录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
研究中测定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的累积可引发膜脂过氧化,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之一是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最重要的清除活性氧的酶之一,对保护膜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膜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膜脂过氧化会影响膜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图1、图2所示结果:15℃的低温处理,对葡萄幼苗造成的伤害是________(可逆、不可逆)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对照组是不做处理的常温组。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直接从坐标图中读出,即不同温度处理下的SOD活性和MDA的含量。(2)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和脂质,其中的脂质以磷脂为主,当膜的成分发生变化时,膜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3)分析图示可知,由15℃恢复常温培养的第2(R2)天、第4(R4)天,所测定的SOD活性和MDA的含量基本接近于常温下的测定值,说明经过15℃的低温处理,对葡萄幼苗造成的伤害是可逆的。
答案:(1)25℃(或:常温)条件下培养的葡萄幼苗 (不同温度处理下)SOD活性和MDA的含量 (2)磷脂 结构和功能(流动性或选择透过性) (3)可逆 恢复常温培养后,MDA含量接近正常值
7.(8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氮在自然界转化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大气中的氮主要经过________作用还原为NH3,然后被植物利用。自然界中完成③过程的生物叫________,该种生物的同化方式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来完成;自然界中完成②过程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
(2)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NO是通过________完成的,吸收的NO与有机物合成为植物蛋白质。
(3)植物体内的氮元素通过________形式进入动物体内。
(4)氮返回土壤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图中动物产生的________进入土壤;二是植物和动物遗体中的含氮物质被土壤中的________形成氨而进入土壤。
解析:大气中的氮为分子态的氮气,不能被植物利用,只有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被吸收利用,而固氮主要是生物固氮作用;将NH3氧化成NO的生物是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成硝酸盐,利用此过程产生的能量,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自养型生物。植物体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反硝化细菌为厌氧细菌,能在缺氧的环境中将土壤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氮气返回大气中。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基可在肝脏内转变成的物质为尿素,经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后可进入土壤中;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蛋白质)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氨进入土壤。
答案:(1)生物固氮 硝化细菌 化能合成 异养厌氧型 (2)主动运输 (3)有机氮(或含氮有机物) (4)尿素 微生物分解
6.(8分)下列甲、乙、丙三图为绿色植物和人体的部分新陈代谢的相关图解。甲图中①-⑩为生理过程,字母代表物质。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⑩可表示人的摄食以及食物在人体内通过________等生理过程到达组织细胞。
(2)甲图中,X代表________,M经过⑦过程所形成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
(3)夏天时,引起乙图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甲图中[ ]________受阻。引起乙图中DE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一共有________种,丙图表示a、b两种矿质元素在叶片内的变化,若缺少a、b任意一种元素都会使植物叶片出现“失绿黄化症”。现发现实验田Ⅰ水稻的老叶叶片出现失绿黄化症,实验田Ⅱ水稻的幼叶叶片出现失绿黄化症,则可推断实验田Ⅰ、Ⅱ的土壤中,分别缺少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解析:人摄食植物中的多糖必须通过消化作用消化成小分子葡萄糖后,才能通过主动运输作用吸收进内环境,再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葡萄糖在细胞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中间产物丙酮酸,因此X为丙酮酸;人体内合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夏天引起乙图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O2不能被吸收,即甲图中①的过程受阻;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光照减弱引起的;植物体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共有17种。由丙图中2种元素的含量变化可知,a为不可再利用的元素,而b为可再利用的元素,实验田I中老叶出现病症,说明缺的是可再利用的元素b,实验田Ⅱ中幼叶出现病症,说明缺的是不可再利用的元素a。
答案:(1)消化、吸收、转运 (2)丙酮酸 非必需氨基酸 (3)①CO2的吸收 光 (4)17 b和a
5.下列动植物克隆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离体植物体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脱分化
C.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D.克隆羊的诞生--细胞核的全能性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而其所得到的是细胞群体,而不是一个生物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