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3146  213154  213160  213164  213170  213172  213176  213182  213184  213190  213196  213200  213202  213206  213212  213214  213220  213224  213226  213230  213232  213236  213238  213240  213241  213242  213244  213245  213246  213248  213250  213254  213256  213260  213262  213266  213272  213274  213280  213284  213286  213290  213296  213302  213304  213310  213314  213316  213322  213326  213332  213340  447348 

7.如图是某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1和2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裂后的子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图示的下一分裂时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该细胞的分裂图可表示蛙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

试题详情

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进行了实验探究,并绘制了如下曲线,下列有关两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

.曲线ab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膜上K+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均未达到饱和

.曲线cd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大量排出K+

.e点表明小麦根系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

.曲线fg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膜上K+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而非能量供应不足

试题详情

5.用机械方法分裂某细胞器成分,对分离的成分用双缩脲试剂和甲基绿-吡罗红(派洛宁)试剂检测。发现能够使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使甲基绿-吡罗红(派洛宁)呈现红色反应。则该细胞器最可能是

                                           (  )

.细胞核    .线粒体    .高尔基体    .核糖体

试题详情

4.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据说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其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关于艾滋病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由于艾滋病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获取大量艾滋病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艾滋病病毒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试题详情

3.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该图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H、O、N

.在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

.在该图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

.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即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

试题详情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

.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糖的溶解

.用于该实验检测的斐林试剂也可用于检测蛋白质,只是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同

.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加0.1 g/mL的NaOH溶液,后加入 0.05g/mL的CuSO4溶液

试题详情

1.某多肽由以下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其分子式为C55H70OxN10,已知该多肽彻底水解可以得到4个

谷氨酸分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该化合物中x的值应为19          .该化合物的形成发生在核糖体

.该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62  .该化合物含有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试题详情

15.[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呼吸类型 。

(2)根据对照实验变量惟一的原则知,另一个实验除用等量的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同原装置。

(3)由现象和结论判断实验原理是:种子萌发过程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只放出二氧化碳;如果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4)由于NaOH溶液吸收CO2,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因此有色液滴向左移动。校正装置的容器和试管中应分别放入与实验组等量的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种子和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溶液5mL。

答案:(1)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呼吸类型

(2)除用等量的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同原装置

(3)种子萌发过程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只放出二氧化碳;如果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4)左   与实验组等量的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种子  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溶液5mL

试题详情

14.[解析](1)由于有光照时细菌向水绵周围聚集,因此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

(2)水绵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因此日光通过三棱镜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细菌聚集成两堆。

(3)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由实验探究目的确定对照实验的过程应是:去掉三棱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让日光直接照射在水绵和细菌混合物上);实验结果是细菌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光照处的水绵表面上。

(4)分析材料二可知,大洋中脊2600 m深处没有光线,不存在光合自养生物,光能和电能也无法固定在生物体内,所以硫细菌利用的能量为化学能。

(5)绿色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也能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

答案:(1)有氧呼吸

(2)水绵叶绿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多,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的水绵产生氧气多

(3)去掉三棱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让日光直接照射在水绵和细菌混合物上);细菌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光照处的水绵表面上

(4)

(5)呼吸   光合  线粒体   叶绿体

试题详情

13.[解析](1)由于图1中结构a利用光能和水,判断其为叶绿体,其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G(CO2的利用)=I(CO2的产生)、(O2的释放) =K(O2的利用)。

(2)叶肉细胞在 ③④⑤ 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⑤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3)图2中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外观既无CO2的吸收,也无CO2的释放,即此时的点是CO2相对含量最高和最低时的点,即点;当CO2相对含量不再减少时,积累有机物最多,即点。由于E点CO2含量低于A点,所以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

 (4)图3中若降低光照强度,则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曲线中A点将向左下移动。

(5)综合(3)(4)所述,可知通过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及时通风补充CO2等可以提高大棚作物产量。

答案:(1)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G=I、 =K

(2)⑤

(3)    增加   E点CO2含量低于A点,

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4)左下(答出下移也可)   如右图(曲线的走势正确即可)

(5)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及时通风补充CO2

延长光照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矿质营养等(其他合理答

案也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