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1年北京卷)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D
5、(2011年浙江卷)是调查某野山羊种族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 ,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年龄(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存活数(只) |
1000 |
801 |
789 |
776 |
764 |
734 |
688 |
640 |
571 |
439 |
252 |
96 |
6 |
3 |
死亡数(只) |
199 |
12 |
13 |
12 |
30 |
46 |
48 |
69 |
132 |
187 |
156 |
90 |
3 |
3 |
A. 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
B. 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图呈凹形(类型III)
C.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答案:B
31.
[解析]
⑴人吃兔,狐也吃兔,人同时也捕食狐,所以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关系。病毒与宿主是寄生的关系,故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
⑵见下图。
⑶人登岛以后,狐狸濒临灭亡,野兔数量大大增加,导致食物空间等竞争加剧,则竞争强度增加。
⑷捕食者种群密度增加,导致野兔数量呈下降趋势,流行病传染程度减弱。
[答案]
⑴竞争和捕食 寄生
⑵见上图
⑶增加
⑷减弱
(11年大纲版全国卷)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A
(2011年安徽卷) 6、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答案:B
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选项不正确,发生于火山,冰川泥,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直结构。
31.(11年新课标卷)(12)分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⑴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⑵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⑶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⑷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26.(8分)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乙醇含量过高 培养液的pH下降
(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 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
(4)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底部取样 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
(2011年安徽卷)3. 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答案:C
解析:蔬菜的贮藏应该是选择呼吸速率低的环境中,以及自身成熟慢的特点A选项有利于叶片贮藏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消耗的有机物少,且贮藏时间长。B,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叶片提前衰老的速度快,不利于贮藏. D从图上的曲线可以读出t1>t2, 所以D错
26.(2011年江苏卷)(8分)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 。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 、 ▲ 。
(3)在T1一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 ▲ 。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 、 ▲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8.(11天津理综卷)(14分)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最为目的菌株。
(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经搅拌、静置各3分钟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COD值(C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结果如下图。
(6)目的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型。在40-44小时,发酵液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14分)
(1) 分解细胞壁
(2)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3) 两亲本失活部位不同,融合后活性部位互补
(4) 石油
(5) 不加发酵液的石油浅水
(6) S 此期间,目的菌及其产生的絮凝活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高
31.(2011年浙江卷)(12分)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 -TdR(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 -TdR+X(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
(1)实验目的:
(2)预测实验结果集结论: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31.(13分)
(1) 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2) 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
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无影响。
如果乙组CRD明显低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
(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RD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
14.(2011年江苏卷)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16.(2011年江苏卷)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