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135  214143  214149  214153  214159  214161  214165  214171  214173  214179  214185  214189  214191  214195  214201  214203  214209  214213  214215  214219  214221  214225  214227  214229  214230  214231  214233  214234  214235  214237  214239  214243  214245  214249  214251  214255  214261  214263  214269  214273  214275  214279  214285  214291  214293  214299  214303  214305  214311  214315  214321  214329  447348 

3.黄河有功也有过,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那么:造成黄河忧患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呢?

(1)黄河忧患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缺水断流、水污染

(2)黄河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

上游:①荒漠化问题-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②凌汛--主要是自然原因

(2)中游:水土流失问题--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暴雨集中、支流众多。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滥砍滥伐、过渡放牧)

(3)下游:下游的“地上河”隐患与凌汛展示“地上河”图片提出问题:①“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②“地上河”造成的隐患是什么?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暴雨季节,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历史上,黄河曾多次迁徙改道,行程方圆25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试题详情

2.评价黄河

(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源头

(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地处我国阶梯之间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

(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提供旅游资源,也有水能资源。)

试题详情

1.认识黄河

读黄河干流轮廓图回答:

(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2)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3)说出黄河的形状像汉字的什么字?

(4)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样划分的?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黄河上游、中游河下游是怎样划分吗?

试题详情

3.开发和治理

长江是我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开发的程度很低,仅占20%。

  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火,读课本找出治理长江的措施,分析产生洪涝灾害和自然和认为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认为原因,正在建设的三峡就是以防洪为首要目标的。

试题详情

2.黄金水道

  长江航运价值极大,市场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试题详情

1.我国第一大河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的格拉丹东锋,曲折东流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居世界第三。有7大支流,最长的是汉江。

试题详情

 
内流区
外流区
概念  
区内河流最终未流入海洋 
区内河流最终流入海洋⑴
分布  
我国西北  
我国东南
占陆地面积
1/3  
2/3 
河流数量
少而短 
多而长
河流水量


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高,为汛期⑵ 
  夏季降水多,为汛期⑶
枯水期可断流
径流量可达60%-80%
湖泊  
多为咸水湖 
⑷ 淡水湖
景观  
荒漠、绿洲 
⑸ 森林、农田

河流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河长/千米
河源地和流经的省区市
注入的海洋
长江
1 808 500
6 300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东海
黄河
752 443
5 464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渤海
松花江
557 180 
2 308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
鄂霍次克海

试题详情

(二)、气候复杂多样

1.除了季风气候,我国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是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和台湾南部及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在青藏高原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由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海陆位置优越,深受季风气候影响,有充足的水热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因此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称,一直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且产品远销全国。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夏天可以去海滨、湖岸或山上避暑。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如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当地居民爱吃辣椒,以驱寒抗风湿。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也不同,如东北种植的是春小麦、甜菜;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甘蔗;华北、东北种植的油料是花生、大豆;长江以南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种植的是温带水果瓜菜,如苹果、梨、葡萄、萝卜、大白菜等,南方种植的是亚热带、热带水果瓜菜,如柑橘、菠萝、荔枝、香蕉、辣椒、绿茄子等。

中国的河流

试题详情

(一)、季风气候显著

1.①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低纬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②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纬度较低的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即夏季风。

2.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3.《冬季风形成图》《夏季风形成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填写下表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冬季风
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
(西北、东北)
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
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岛)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偏南
(东南、西南)
从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
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4.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山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分界线。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1).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

(2).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炎热的夏季。即我国季风气候区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都集中于夏季。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

6.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如,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暴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试题详情

3.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部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400 mm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西部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放牧业地区;800 mm等降水量线;南方为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水田农业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旱地农业区。

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