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336  21344  21350  21354  21360  21362  21366  21372  21374  21380  21386  21390  21392  21396  21402  21404  21410  21414  21416  21420  21422  21426  21428  21430  21431  21432  21434  21435  21436  21438  21440  21444  21446  21450  21452  21456  21462  21464  21470  21474  21476  21480  21486  21492  21494  21500  21504  21506  21512  21516  21522  21530  447348 

2..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试题详情

1.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B、T2O与D2O     C、    D、金刚石与石墨

试题详情

22.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

经5min后,测得c(D)=0.5mol/L, 5min里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求:(1)5min里,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     (2)X值。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宣中、广中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试题详情

21. (9分)已知10℃时,某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Y、Z均为气体),容器的容积为3L,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容器的容积保持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t1=10s,则时间内Y物质的平均反应速

   率为       

(3)若该温度下其反应速率为v,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温度升高至50℃时,其反应速率为      。(用含字母v表示)

试题详情

20.(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 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 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⑥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该化合物属于      (填 “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④和⑨的单质加热时反应生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X,其化学式为  ,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若含共价键,请写清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

(5)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题详情

19.(8分)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Sn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中负极金属是_______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A、B、C表示)

试题详情

18.(8分)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 H2SiO3    H3PO4

 (2)碱性:KOH    Ca(OH)2

 (3)氢化物稳定性:H2S     H2O

(4)还原性:PH3    H2S

试题详情

17.(6分)在原子序数1-18号的元素中:(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

(3)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形成的单质是___________。 

(4)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

(5)最稳定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6.化学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由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K[c(H2)]m·[c(Cl2)]n,式中的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中的数据确定出:

c(H2)mol·L-1
c(Cl2)(mol·L-1)
v(mol·L-1·S-1)
1.0
1.0
1.0k
3.0
1.0
3.0k
3.0
4.0
6.0k

由此可推得m、n值正确的是(   ) 

A. m=1, n=1    B. m=0.5, n=0.5  C. m=1, n=0.5   D. m=0.5, n=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试题详情

1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B.单位时间内生成C 2m mol,同时生成m mol A

C.反应速率v (A) ∶v (B )∶v (C)之比为1∶3∶2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